快評》批判傅斯年的覺青們 能有傅斯年一半風骨?

臺大傅鍾(簡立欣攝影)

13日臺大校務會議上,學生代表們「提案建立校園轉型正義小組鬧劇暫時落幕,但揮之不去的荒謬感仍在。這些「覺醒青年」們,想檢討前校長傅斯年的一生功過,反而讓許多文史工作者開始追想、書寫傅斯年。我們想請教覺青們,對傅斯年其人認識多少?傅斯年成就過的事物,覺青們又能做到多少?

除了衆所周知的傅斯年是五四運動學生領袖,以及他拒絕軍警進入臺大(名言「若有學生流血,我要跟你拼命」名言被太陽學子廣傳)之外,當年傅斯年寫文章〈這樣的宋子文非走開不可〉,最近也常被提及。當時他痛罵宋子文的黃金政策、工業政策、對外信用,還批宋子文爲人「見人傲慢而無話,似乎奴隸之外全是他的敵人」,表示不只在民國的「民主不容如此,就算帝國專制也不行,除非中國是他的私產纔可以如此。宋子文是當時行政院長蔣介石姻親,今日覺青們有這樣的膽識眼界,敢鍼砭蔡政府的紓困案能源政策、3年斷交7國?敢批評民進黨酬庸文化、黨政軍媒體

另外一事,說小也不小。他主政臺大短短兩年,厲行入學考試試卷「彌封」制,避絕人情,影響臺灣考試製度至今。但他事後檢討,表示其實不是很贊同這套制度,也不自認得意,甚至對學生充滿「防賊心態感到不安,爲了公平也是沒有辦法。在這裡看到傅斯年的人性

傅斯年不是神,不是不能檢討,但要有意義。文史工作者武之璋表示,世界各個民族對其偉人都「只記其功不計其過」,因爲世界上沒有完人。法國人記得拿破崙一生打過許多漂亮勝仗傳播了自由、平等、博愛精神,立了一部拿破崙法典,而不會去計較他打過的幾場敗仗;中國的民族英雄文天祥,年輕時喜好聲色之娛,放在今日是妥妥的紈絝子弟,但今天我們讀《正氣歌》時,誰在乎這些?

臺大學生會內部會議5月起就心心念念要處置的「校內威權建築場所」,學生版《國立臺灣大學學生會促進轉型正義條例》明明就寫着「針對以威權協作者爲名的校園空間得更名、廢除、重建之校園空間包含但不限於傅鍾、傅園、振興草皮思亮館等」,學代們接受媒體採訪時也沒少談過傅鍾、傅園;但因爲消息曝光之後,社會輿論反對聲浪過大,學生會竟稱「提案裡面沒寫『傅鍾』兩字」,連自己的過去言行都不敢、不肯認帳,請問批判傅斯年的覺青們,能有傅斯年一半風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