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當選改變不了大陸對臺政策

(圖/本報系資料照)

臺灣選舉結果出爐,大陸官方反覆就此發聲,體現大陸對選舉結果的關注,但這種關注只是對一種事態和一個事態的關注,而非對事物發展終局的關注,因爲兩岸關係發展終局的主導權和決定權在大陸手中。最終投票結果顯示,「賴蕭配」僅以4成得票率當選,可說是低空掠過,意味着賴清德將是弱勢的執政者。

實際上,多年前大陸就表示自己的立場和政策並不受臺灣選舉及結果的掣肘,這是因爲:第一,大陸方面的政策是一以貫之的,堅持一箇中國原則和體現一箇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的立場是堅定不移,堅持推進國家統一的決心矢志不渝,不會受到暫時性事態影響,也不受局勢波動影響;第二,臺灣這場選舉畢竟是中國內部一個地方的選舉,不管過程如何詭譎和熱鬧,充其量只是一隅之事;第三,臺灣政治以選舉爲主軸進行運作,是它自身的一個「老常態」,大陸方面早已超越這個「老常態」,站在更高的站位看待問題。當然,大陸對臺政策雖不受臺灣地方選舉結果的牽制,但此時表達立場是必要的,因爲在這樣的時刻有些事情是要說清楚的。

中國大陸外長王毅在最近訪問非洲過程中就臺灣局勢闡明立場。他強調中國對臺的基本政策和立場,要表達的一個重要意思是「臺獨」成不了事。歷史和現實都證明,不管臺獨勢力怎麼折騰,玩出什麼花樣,都是畫餅充飢,徒勞無功。因爲臺獨沒有民意基礎,沒有國際支持,更會遇到中國大陸的強有力反制。

需要強調的是,臺灣問題是中國內政,在臺灣所進行的選舉、所發生的結果,是中國內部一個地區的地方事務,無論有什麼樣的結果,都改變不了臺灣是中國一部分的基本事實,改變不了兩岸終將走向統一的歷史大勢,阻擋不了兩岸交流與融合的進程,改變不了國際社會堅持一箇中國原則的普遍共識和穩固格局,更改變不了兩岸關係發展的底層邏輯。

兩岸關係發展的底層邏輯就是在臺獨逼迫的情形下存在戰與和的選擇問題。一段時間以來,臺灣有一股分裂勢力不斷推動各種花樣的臺獨,成爲兩岸關係發展的主要障礙和臺海地區的主要威脅。多個民調結果傳遞出明確而強烈的信息,大多數人希望降低兩岸緊張,不希望兩岸發生戰爭,包括青年人在內,都是希望兩岸和平。

這次選舉結果也顯示臺灣的主流民意對民進黨的政策,包括兩岸政策是不滿的。兩岸關係的底層邏輯反映出,臺獨勢力是臺海地區的麻煩製造者,是引爆戰爭的即時引信,分裂與兩岸和平難以相容。

從根本上講,臺灣這場選舉的結果並不意味着戰與和議題消失了,也不意味它被削弱了。這個議題仍然存在,其重要性甚至沒有任何改變,因爲現實問題依然擺在面前。兩岸關係的宏觀大勢是「必然統一」;底層邏輯是在臺獨與臺海和平嚴重對立的情況下,戰與和議題處於被激活狀態。(作者爲北京大學臺灣研究院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