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網》臺灣大選政局變化與對策(陳先才)
2024總統大選,民進黨賴清德(左起)、民衆黨柯文哲、國民黨侯友宜積極備戰。(合成圖/中時資料照)
針對臺灣大選備受關注的熱點問題,廈門大學臺灣研究中心主任、民進黨研究中心主任陳先才前不久接受中評社記者專訪時進行了詳細解析。
陳先才認爲,兩岸關係發展雖然在一定程度上與臺灣政局的變化有一定的關聯性,但這種關係其實並不是必然的。他指出,兩岸關係發展有其自身的內在規律與運行邏輯,並非沒有規律和趨勢可循,比如,兩岸最終要走到一起的趨勢是確定的,而且這種確定性和趨勢性也越來越清晰。它不以臺灣當局或民進黨方面的意志爲轉移,還有大陸對兩岸關係的主導能力越來越增強,不會因爲臺灣政局的變化而變化。
陳先才,現爲廈門大學臺灣研究中心主任、南強重點崗位教授,博士生導師。廈大臺灣研究院政治研究所教授、民進黨研究中心主任,廈門大學文科實驗室「兩岸融合發展與國家統一政策模擬實驗室」主任,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協創中心社會整合平臺執行長。研究方向主要包括:民進黨研究;國家統一問題研究;臺海安全問題研究;臺灣地區智庫研究;「臺獨」組織研究。
2024年臺灣大選有三大觀察點
中評社記者:2024年臺灣大選備受關注,您認爲此次大選有哪些特別值得注意的觀察點?
陳先才:我認爲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臺灣政黨輪替跡象。根據一般政黨輪替規律,臺灣某一政黨在掌握權力之後,如果其施政與表現,與臺灣民意的期待不相符,民意的走向就會發生變化。另外,從兩岸互動的範疇來看,一個政黨執政8年之後,兩岸之間交流交往或者說兩岸之間的問題就會有所暴露出來,相互之間或許有些怨氣,這就需要通過政黨輪替的方式來消解或釋放。從這個角度來說,臺灣的政黨輪替本質上也是兩岸關係某種氛圍轉換的彌合機制。從2000年以來,一個黨一個人做兩屆8年,再進行政黨輪替。這在臺灣似乎已經形成了某種規律性的東西。如今又快要到8年時間,如果按照過去的機制來看,應該是這樣的路徑。我們也看到,臺灣的民意導向,民進黨上臺後執政不好,他的民意壓力很大。去年的「九合一」選舉民意展現了要求政黨輪替的新變化,最新民調也顯示超過一半要民進黨下臺。因此,臺灣政黨輪替的跡象存在於哪些方面,這是一個觀察重點,也是兩岸都非常關注的。
二是臺灣年輕人的政黨支持度。過去10年來,在民進黨當局或是綠營「去中國化」操作下,臺灣年輕人比較支持民進黨,因此,民進黨候選人相對而言能夠獲得比較多的年輕人選票。但現在看來,賴清德在年輕選票上並沒有什麼優勢,如果民進黨候選人無法爭取到年輕選票的支持,這場選舉會怎麼打,這也是一個關注點。
三是臺灣民意對戰爭與和平的擔憂。臺灣媒體輿論認爲2024年選舉是戰爭與和平的選擇,這個議題的確是臺灣民衆非常擔心的。受到俄烏衝突等因素影響,當前臺灣民意超過一半不希望兩岸發生戰爭。然而,過去8年,在民進黨執政下,兩岸高度對抗,同時賴清德又有鮮明的「臺獨」底色。如果他上臺執政,不只是中國大陸和臺灣民意擔憂,美國方面也有所顧慮。因爲一旦臺海局勢發生重大震盪,恐怕不只是對中美,對整個地區局勢都會有很大的衝擊與影響。
藍營內部整合不好就會被人利用
中評社記者:日前,鴻海集團創辦人郭臺銘正式宣佈獨立參選。您如何評估這一因素對選舉結果的影響?藍營在選舉中能否實現全面歸邊?
陳先才:這裡面涉及到如何看侯友宜目前聲勢的問題。侯友宜這次的確是令人大吃一驚,一般來說,政黨提名候選人後,該候選人的民調是有一波上漲的。從目前民調的趨向來看,臺灣民調確實具有操作性的空間和痕跡。民進黨將國民黨視爲對手,不希望國民黨候選人很有聲勢,因此利用綠營對媒體的掌控力,尤其是不斷唱衰侯友宜,客觀上對侯友宜的民調相對不利。
另一方面,從柯文哲角度來看,侯友宜聲勢越低,對柯相對也更有利。在這種形勢下,侯友宜的民調自然就越來越低。另外,侯友宜目前支持度不如預期,大家都認爲是郭臺銘問題,其實說白了是藍營內部整合問題。從選舉政治來看,選舉一定要先鞏固好基本盤,如果藍營內部整合不好,基本盤不穩定,就會被對手利用和操作,支持者也陷入焦慮情緒之中,其在民意調查中的表現比較低調,不願表態。但從近期侯友宜的聲勢來看,似乎有些上漲,甚至連續多次超過柯文哲,而穩居民調排名的第二位,這表明,郭臺銘的加入戰局,受到衝擊最大的反而是柯文哲。這當然是另外一個問題。
但是我們要看到,儘管目前非綠陣營出現了諸如柯文哲、侯友宜以及郭臺銘所謂「三隻小豬」的局面,但選舉形勢仍然在快速變化之中,藍白合或白藍合的可能性仍然存在。畢竟距離選舉投票時期還有幾個月。
11月20日左右纔開始正式提名登記,藍營內部整合還有一定的時間。一方面,過去8年民進黨執政全面掌握資源,資源上的缺乏導致藍營內部很多人是不滿的。另一方面,兩岸對立態勢越來越高,甚至危及臺海和平,藍營也不願意兩岸存在衝突。因此不管是深藍、淺藍、知識藍等各種藍都有一個共識,就是下架民進黨。
此外,國民黨也有一些動作,特別是軍公教過去長期被民進黨污名化,侯友宜也提出重新執政後要進行撥亂反正,這也有助於爭取藍營傳統支持者的迴歸。侯友宜現在需要先把深藍整合好,如果能夠在這些議題穩健走下去,就會有效果,最終藍營還是會迴歸的。因爲藍營至少不可能投民進黨,雖然很多人說可能去投柯文哲,但政黨競爭到最後,民衆黨是否有這個吸票能力還要觀察。
第三勢力很難打破臺灣藍綠二元結構
中評社記者:因爲柯文哲對年輕人的吸引力,民衆黨成爲第三勢力中最受關注的政黨,但也有人認爲民衆黨主要是靠柯P個人魅力的一人黨。您如何評估第三勢力對島內政局的影響?從發展態勢看,他們能否打破臺灣藍綠二元結構?
陳先才:先說年輕人對柯文哲的支持。民進黨過去8年的執政,包袱很重,做得不好,臺灣年輕人在臺北市買不起房子,就業率很低,薪資也很低。所以,臺灣年輕人不喜歡民進黨,不支持賴清德。相比賴清德、侯友宜這樣的傳統政治人物,柯文哲的特性就是一個非典型政治人物。自2014年當臺北市長以來,就是一個聲量很高的網紅,講話狀況百出,容易引爆話題,但柯文哲的政治特性和本身個性都比較契合年輕人,年輕人就比較喜歡這種政治人物。當然,獲得年輕人支持度和未來真實的選舉是兩碼事,因爲年輕人不願意接受傳統的動員機制如遊覽車等,一直以來年輕人投票率是最低的而且沒法動員。
從臺灣政治來看,過去的傳統第三勢力空間其實很小。民衆黨成立之後,2020年高雄市長補選、去年臺北市長選舉、九合一議員選舉等等,民衆黨都提名了很多人,但最終的得票率不高,和臺灣第三小黨的得票率差不多。從這點觀察來看,還是沒有逃脫臺灣第三勢力的魔咒。
另外,柯文哲的個人光環大於民衆黨,目前民衆黨除了柯文哲,其他政治人物其實還沒法形成戰鬥力,這樣民衆黨就沒法在明年區域立委選舉中像國民黨、民進黨一樣有戰鬥力地去搶席次,最多是在藍綠鬥爭很激烈或是分裂下才能獲得機會。臺灣的政黨就是二元結構,按理說臺灣地區有很多黨,兩黨制不一定穩固,但長期來看,就是一個穩定的兩黨制。因爲有統獨因素,臺灣不管誰執政,終究都要面對中國大陸的因素。因此,從政黨光譜角度來看,臺灣民意也會對其標上偏統或偏獨,二元結構對臺灣政黨體系是有影響的。
民衆黨現在有點起色,至於下一步會怎麼發展?我認爲,在兩岸關係態度上,它和國民黨走的是類似的道路。它和國民黨基本上就是希望兩岸和平發展、臺灣穩定、不希望兩岸發生衝突,兩岸民衆要往來,這是兩個非綠陣營的邏輯。假如最終國民黨衰敗了,那就是民衆黨崛起,也只是取代國民黨位置,因爲和民進黨路線是衝突的。最終還是要回到統獨光譜上來,因此臺灣要打破二元結構很難,最多是換一個馬甲,因爲統獨因素使得你擺脫不了這個結構。
藍白合最主要障礙在於內部難以整合
中評社記者:有聲音認爲,臺灣2024大選只有藍白合才能下架民進黨,否則民進黨就能繼續執政。目前藍白合的進展緩慢,您認爲,藍白合的主要障礙卡在哪個部分?非綠聯盟的可能性有多大?
陳先才:臺灣選舉也是一個小的政治生態,臺灣社會和選舉中有所謂的政治、經濟、社會發展民意指向性。它有一個內部循環的結構體系,既受到內部因素影響,也受到外部因素影響。
民進黨過去8年執政,掌握了臺灣地區的執政資源,包括政治、軍事、經濟、社會、媒體等。在民進黨全面掌握下,一般從選舉邏輯來講,在野力量就要共同合作打敗執政黨。民進黨是一個選舉性的政黨,其核心邏輯就是選舉獲取權力,絕對不會甘願退出。因爲執政不好就退出,是絕對不可能的。因此,他要繼續上臺,就一定會強力打壓。
國民黨和民衆黨作爲在野黨,如果非綠聯盟能夠整合起來,當然有上臺的機會。其中的核心在於,藍白能不能「合」?關鍵在意願的問題。我想他們都是有意願的,因爲不管是對民衆黨的柯文哲,還是對國民黨來說,他們都想終結民進黨執政。畢竟臺灣就這麼小的地方,它的政治資源和權力資源都是有限的,民進黨執政就意味着其他黨掌握不了資源。所以,在野勢力在這方面是存在一致利益的。
至於藍白合的核心則是利益交換,因爲選舉社會是需要利益交換的。國民黨和民衆黨單獨任何一方來對抗賴清德,確實有壓力,當然不能說沒有機會,但是勝算小。所以,藍白之間怎麼博弈,說白了討價還價也好,政治利益交換也好,是一個討價還價的過程,這也涉及到區域立委選舉和不分區提名。11月20日纔開始正式提名,至今還有幾個月,其實還是有機會的。
在這個博弈的過程中,民衆黨提名人柯文哲的優勢就是一個非典型的政治人物,聲量高;國民黨則擅長組織戰,因爲地方組織黨部多,所以有動員和組織優勢。如果他們能夠合到一起,這會是一個很大的優勢。現階段他們仍有博弈。但我個人判斷,未來可能會爲下一步整合進行討價還價,因爲現在時間尚早。當然,我認爲,藍白合最主要障礙還在於藍營內部難以整合,現在侯友宜的聲勢不如預期,主要還是藍營內部還沒有整合好。
賴清德臺獨色彩鮮明 換了馬甲也騙不了人
中評社記者:賴清德曾自詡是「務實的臺獨工作者」,但今年以來卻突然改變口風,將「抗中保臺」調整爲「和平保臺」,甚至拋出「爭取兩岸和平」,高呼自己是「和平主義者」。從賴清德目前的論述與實際行動來看,您如何評價他的兩岸路線?
陳先才:我認爲,他的兩岸論述目前來看沒有任何改變,他的兩岸路線是一個傳統且是民進黨內部臺獨意識形態非常強烈的政策。他唯一的目的就是選舉最大化,把權力抓在手上。賴清德的底色就是所謂的「務實臺獨工作者」,又是民進黨新潮流的重要干將,而新潮流正是民進黨臺獨黨綱的始作俑者。所以,賴清德的臺獨觀念發生變化轉向兩岸和平發展,這是不可能的。
至於爲什麼賴清德要換馬甲,這是因爲國民黨和民衆黨都經常指出賴清德是臺獨,這令臺灣社會民衆感到很恐懼,擔心其上臺後會否使得兩岸掀起對抗、引起兩岸衝突,這其實不符合臺灣民衆的利益,因此臺灣民衆確實有很大的顧慮。爲什麼臺灣年輕人不支持賴清德?因爲青年不想上戰場,一旦打仗就得年輕人上戰場。
另一方面,美國也不放心,美國最擔心賴清德的地方就在於:選前不主張「臺獨」,選後大搞「臺獨」,這是美國人非常忌諱的。美國自認爲能夠控制檯灣的發展,但賴清德的動作恐怕要比蔡英文更加激進,如果兩岸更加對抗導致擦槍走火,這並不符合美國的利益,所以賴清德也感受到來自美國的壓力。因此,賴清德如果臺獨色彩很鮮明,在臺灣社會是難以選贏的,因爲光靠臺獨勢力是不夠的。在此狀況下,他就會換馬甲,說一些類似和平保臺、兩岸臺海穩定之類的話術,其實就是「唱一套做一套」。事實上,雖然他講了這些話,但對包括海峽論壇等在內的兩岸交流活動都是以「臺獨」論調進行批判,即便口號喊得再好,對兩岸交流完全是敵意的。從這些角度來看,賴清德騙不了臺灣人,也騙不了大陸人,騙不了國際社會。
民進黨內部派系矛盾凸顯 賴清德統合內部力量有難度
中評社記者:我們注意到,綠營內部一直存在派系之爭。據您的觀察,民進黨上臺執政8年之後,內部派系力量有怎樣的變化?整體光譜呈現怎樣的新態勢?賴清德是否能夠統合內部力量?
陳先才:民進黨內部是很典型的派系政治,蔡英文過去執政8年對派系影響很大,英派也隨之崛起,形成了新潮流、正國會和英派三者結合的格局。因派系本身就是權力鬥爭,因此他們之間的矛盾也很凸顯。在民進黨派系的長期發展中,只有搶到大的都市比如臺南、高雄等,纔有可能成爲地方諸侯,政治人物所掌控的資源與實力增強。當然,派系也無法完全掌握個別坐大的政治人物。比如,以新潮流爲例,陳菊在高雄長期執政,賴清德長期執掌臺南,甚至成爲南流的重要龍頭。事實上,新潮流內部在2020年蔡英文謀求連任的過程中,南流和北流就存在着不小的矛盾。賴清德當時要挑戰蔡英文,但新系內部的共識還是要支持蔡連任,賴清德最後仍然決定要與蔡初選到底,這表明賴清德現在與新潮流的關係到底如何,還是值得觀察。
此外,民進黨內部有所謂的「臺獨」這一派系。獨派勢力也存在一些權力鬥爭。蔡英文時期,民進黨檯面上掌握權力的人稱自己爲「務實臺獨派」,爲了權力,蔡英文和民進黨不少精英,他們與傳統獨派漸行漸遠。因爲蔡英文過去8年對獨派勢力有一些排斥,導致獨派這個小派系在黨內影響力削弱,在島內的發展也被邊緣化。未來,蘇貞昌的蘇系、涌言會等都會慢慢衰敗。賴清德要角逐大位整合內部,有可能會偏向臺獨勢力,這是不少臺獨團體對其寄予期待的原因。
至於賴清德本身能否內部統合,我覺得也有一些難度,因爲賴清德本人的能力是有問題的。賴清德當然有強烈的政治意圖,但他要達成其意圖,光有意願不足,還需要較強的政治能力。賴清德被視爲臺獨金孫,從政以來在綠營內部雖然大的問題不多,但爭議可以說是不斷,導致不少人對他的能力存在質疑。主要是他欠缺協調能力,而這又是他的致命之處。其後果就是不但不會化解分歧,反而會導致矛盾不斷激化。從其擔任臺南市長和行政院長時的表現來看,他的施政能力很一般,他的統合能力更差。他不屬於去嘗試解決問題的人,而是一個對抗型的人,如果用這種辦法去處理派系問題,就沒有辦法進行統合。
蔡英文路線對兩岸關係破壞大
中評社記者:蔡英文的兩屆任期即將結束,您如何評價蔡英文的兩岸路線?您認爲,其執政近8年對兩岸關係帶來哪些重大影響?
陳先才:蔡英文過去8年執行的兩岸路線是民進黨路線與李登輝路線的結合,對兩岸關係有三方面影響:第一,加劇了兩岸民意的對抗。馬英九時期,兩岸已經形成了大交流。但蔡英文過去8年則是阻礙兩岸交流,這與李登輝路線及民進黨路線是契合的,就是不想讓臺灣更加靠近大陸,因此掀起兩岸對抗。通過所謂國安五法等修法方式,讓臺灣人不敢再參與交流,這一點上類似於李登輝當年從制度體系特別是臺灣法律制度上加以阻攔。
第二,加劇了兩岸關係的緊張。當前臺海局勢和兩岸關係緊張,兩岸兩會無法恢復,關鍵仍在於蔡英文故意拒絕接受兩岸交流和兩會運作的政治基礎「九二共識」。不僅否定,甚至試圖在臺灣、在國際社會上推翻掉「九二共識」,導致兩岸過去形成的一些機制化東西、兩會正常協商交流全部終止,這是蔡英文路線對兩岸關係的破壞,使得兩岸交流切斷限縮。
第三,蔡英文采用敵視大陸政策。今天中國大陸網絡上對臺灣採取行動的武統聲浪很高,其8成以上的問題根源在於蔡英文。她對大陸和大陸人採取的是負面敵視的政策,當然會引發大陸民意的對抗,也造成了當前大陸社會對臺灣負面的看法。事實上,民進黨目的就是製造臺海局勢緊張,就像李登輝時期勾連美國製造的臺海危機,蔡英文也是成功複製了勾連外部勢力這一套,配合美國對華政策,這也是蔡英文兩岸路線的鮮明特色。這對兩岸造成很大影響,也使得兩岸關係陷入對抗緊張的局勢,恐怕對未來都有很大的影響。
中評社記者:歷史上民進黨也有主張與大陸積極接觸的重量級人物,比如許信良、謝長廷等。您認爲,未來大陸和民進黨之間是否存在對話的可能性?
陳先才:民進黨雖然是派系政治,但內部並非完全的鐵板一塊。其內部也有務實派、交流派,當然更有臺獨基本教義派。其中臺獨基本教義派雖然人數不是最多,但掌握內部的話語權以及意識形態,尤其是這一羣體對兩岸交流格外排斥,甚至對兩岸交流派進行打壓。目前蔡英文當局基於維繫其權力需要,以及2024年選舉的考量,大搞兩岸對立和對抗,迎合臺獨基本教義派的支持。
大陸方面的政策一直非常清楚,民進黨作爲一個政黨,如果不放棄臺獨黨綱,大陸當然不會與一個主張把臺灣從中國領土分離出去的臺灣政治勢力打交道,這是最基本的底線。然而,爲了推動兩岸交流,增進了解與互信,對於民進黨部分人士而言,只要主張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正面看待兩岸融合發展,期待兩岸關係朝穩定、健康的方向前行,當然可以與大陸方面進行交流與對話。尤其是兩岸學術、宗教、文化等領域,是可以進行某種程序的交流對話。
兩岸應高度警惕「臺獨」風險引爆
中評社記者:「臺獨」一直是導致臺海局勢緊張升溫的「灰犀牛」,您曾專門立着研究「臺獨」風險。您如何評估當前階段的「臺獨」風險?您對下一步「臺獨」走向有何研判?
陳先才:現階段「臺獨」風險的隱患,主要有兩個來源,一個是民進黨當局的「臺獨」分裂活動,尤其是蔡英文當局「以武謀獨」的企圖,以及對大陸採取敵視的態度,都可能引發臺海局勢的風險爆發。二是外部勢力介入臺灣問題所引發的風險,由於當前蔡英文當局勾連外患,配合美國提升臺海局勢的緊張程度,特別是民進黨「倚美謀獨」都是有可能引發「臺獨」風險爆發的引爆點。
就下一階段而言,由於臺灣現在進入選舉期,不排除「臺獨」勢力與外部勢力進一步勾連,通過製造臺海緊張局勢,升級兩岸民意的對抗等手法,來達到獲取選票的目的,從而延續民進黨在島內的繼續執政,這種可能性是存在的,也是當前需要特別關注之處。海峽兩岸對此應保持高度的警惕。當然,更大的挑戰還在於,如果未來賴清德當選,不排除其挑動臺海緊張局勢,臺海爆發重大危機的可能性非常高,如何應對未來臺海緊張局勢的升高,恐怕要高度關注。
中評社記者:目前距臺灣選舉還有4個月時間,過程和結果還充滿不確定性,但您認爲未來兩岸關係發展哪些是具有確定性?哪些是不會隨着臺灣政局的變化而變化的?
陳先才:臺灣選舉結果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不到最後開票出來,結果是很難預料的。兩岸關係發展雖然在一定程度上與臺灣政局的變化有一定的關聯性,但這種關係其實並不是必然的,不可或缺的,也就是說,兩岸關係發展有其自身的內在規律與運行邏輯,並非沒有規律和趨勢可循,比如,兩岸最終要走到一起的趨勢是確定的,而且這種確定性和趨勢性也越來越清晰。它是不以臺灣當局或民進黨方面的意志爲轉移,還有大陸對兩岸關係的主導能力越來越增強,不會因爲臺灣政局的變化而變化。
中評社記者:對於下一步兩岸關係發展,您有何寶貴意見或建議?
陳先才:我認爲可以從兩個方面來加強。一個是以我爲主,持續推進兩岸融合發展的進程。融合發展是我們當前的政策,是推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重要路徑。要實現海峽兩岸最終完全的統一,就需要全方面推進兩岸的深度融合進程,尤其是兩岸在經濟及社會領域的全面融合。目前來看,這方面的進展還遠遠不夠。兩岸融合發展的優勢和條件都不斷成熟,當前需要的就是堅定信心,持續推進,這個過程不能被臺獨勢力或外部勢力所幹擾、所破壞,所打斷。
二是堅決遏制臺獨分裂勢力,不給臺獨勢力任何藉口,不給臺獨勢力僥倖的心理。這是兩手都要抓的策略運用。臺獨是底線,更是紅線,絕對不給臺獨勢力任何的企圖心,也是在國際社會展示反對臺獨的意願和意志。這裡包括很多面向,針對蔡英文當局的臺獨動作,針對臺灣政治人物在選舉中的臺獨言行,都要予以堅定的迴應與批判。
(本文授權中時新聞網刊登,原刊於中評網刊發)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