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智庫》美對臺政策民意變化影響(張建、常帥冰)

(達志影像)

拜登政府上臺以後,並未改變特朗普政府時期對華強硬立場,繼續打「臺灣牌」,從政治、經濟、軍事、意識形態和國際多個層面綜合實行「以臺製華」爲目的的臺海政策,美國涉臺民意也逐漸走向非理性化。本文將從美國公衆輿論的角度出發,分析美國民衆如何看待臺灣問題,深入剖析美國民衆涉臺觀念受到哪些因素的影響,以期爲改善美國民衆對於臺灣問題的認知提供有益借鑑。

一、拜登政府以來美國對臺政策民意的變化

文中運用的民調數據主要參考了美國著名的民意調查機構蓋勒普(Gallup Poll)、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以及芝加哥全球事務委員會(The Chicago Council on Global Affairs)等2020年以來的涉臺民調結果,這些調查機構爲研究美國民衆對臺灣問題與兩岸關係的看法提供了較爲有力的數據支撐。具體來看,拜登政府以來美國涉臺民意向對臺好感度增加、關注度提高的方向發展,關注的重點主要是臺海局勢與大陸武統問題,對臺民意非理性化趨勢明顯。

(一)美國民衆認爲臺灣問題在中美關係中的重要程度提升,對臺好感度上升、對華好感度下降

皮尤研究中心2022年8月裴洛西竄訪臺灣後進行的民調顯示,43%的受訪者認爲中國大陸和臺灣地區的緊張關係是非常嚴重的問題,這一數據比3月份時多出8個百分點。2023年3月,在蔡英文出訪中美洲國家並計劃藉在美國中轉時會見美國衆議院議長麥卡錫之際,皮尤研究中心進行的調查結果顯示,越來越多的美國人擔心中國大陸與臺灣之間的緊張關係,47%的美國成年人表示中國大陸與臺灣之間的緊張關係對於美國是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這一數據比2022年10月上升了4個百分點,比2021年2月上升了19個百分點。由此可見,美國民衆對於臺灣問題的關注程度提高,認爲臺灣問題對於中美關係的影響不斷提升。

在美國民衆對臺灣問題的重視程度不斷提升的背景下,民衆對臺好感度與對華好感度呈現出反向變動的態勢。早在2020年10月,皮尤研究中心的民調就指出,89%的美國公衆認爲中國是競爭對手或敵人;與美國人對中國的極端負面看法相反,公衆傾向於以正面的眼光看待臺灣,大約三分之二的美國人(66%)表示他們對臺灣有正面看法,其中11%的人持十分正面的看法。對臺灣有好感的美國人更可能擔心中國大陸和臺灣之間的緊張局勢,在對臺灣持正面看法的美國人中,55%認爲兩岸緊張局勢對美國來說是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可見,美國民衆對臺灣支持度上升的同時,對中國的印象正在下滑,這兩個此消彼長的指標推動了美國民衆在危機發生時支持臺灣的意願。蓋洛普民調從1996年起每年至少跟蹤一次中國在美國的形象,數據顯示美國民衆對中國的好感度在2020年爲33%,2021年和2022年在新冠疫情大流行期間下降到20%,2023年的民調結果爲15%,與此同時77%的美國成年人對臺灣有好感,這是蓋洛普民調自1996年以來的最高值。芝加哥全球政策事務委員會的調查也發現,美國人給臺灣的平均印象評分爲60分(滿分100分),這是臺灣在該組織40多年以來民調中的最高得分;與此同時,美國民衆對中國的評價跌入歷史最低水平,只獲得32分。全球檯灣研究所於2022年6月的民調對中國大陸和臺灣進行評分,1分爲非常消極,10分爲非常積極。最終中國大陸平均得分爲4.01,臺灣平均得分爲6.06,可見美國民衆對臺好感度不斷上升,與此同時,對中國的好感度卻在不斷下降。

(二)美國民衆更加關注大陸武統臺灣問題,支持美國協防颱灣的佔比上漲,逐漸形成兩黨共識

美國民衆過去對於臺灣問題的關注程度雖然一直呈上升的趨勢,但對於大陸武統臺灣這一問題的關注程度較小,且不認爲這是一個迫在眉睫的問題,但蓋洛普民調2023年的數據顯示,47%的美國人表示中國大陸與臺灣之間的衝突是未來十年美國切身利益的嚴重威脅。美國民調機構「拉斯穆森報告」(Rasmussen Reports)2023年初公佈的其對美國選民所做的最新民調也顯示,70%的美國選民認爲大陸在未來幾年內很可能武統臺灣,其中38%的人表示臺海發生軍事衝突是非常可能,只有18%的人認爲中國大陸不太可能採取武統手段收復臺灣。芝加哥全球事務委員會2022年的民調更進一步驗證了美國民衆對於臺海局勢的擔憂,調查顯示有76%的美國民衆相信俄烏衝突將更加激發大陸通過武力收復臺灣的決心;與此同時,有52%的美國民衆認爲臺海局勢的變動會對美國造成重大威脅。而美國民衆對臺灣的支持度不分黨派,兩黨在各選項中都有非常相近的共識。

在美國民衆對於大陸武統臺灣問題關注增加的背景下,民調機構也越來越多地拋出關於是否支持美國協防颱灣的問題,對於這一問題美國民衆的態度較爲積極。美國歐亞集團基金會(EGF)設計並於2021年8月27日至9月1日進行的問卷調查結果顯示,關於「若大陸武統臺灣,美國軍隊是否該保衛臺灣」這一問題,42.2%的受訪者認爲美國應保衛臺灣。全球檯灣研究所也於2022年6月29日至7月11日進行了網絡調查,向1728名美國人提出了一個問題:「如果臺灣受到中國的攻擊,你贊成還是反對美國保衛臺灣?」總體而言,多數人認爲美國應該保衛臺灣(61.23%)。

由民調數據可以看出,在美國協防颱灣這一問題上,民衆共識增加且贊成協防颱灣的民衆不斷增多,但對於協防颱灣的手段,更多人支持除直接軍事介入以外的其他手段。根據2022年6月Morning Consult的民調,選民更願意採取政治手段而非直接的軍事介入:61%的人支持與中國大陸進行外交談判以阻止臺海發生直接軍事衝突,53%的選民則支持向臺灣提供情報而不是武器;儘管華盛頓已經越來越頻繁地向臺灣提供武器,但對臺增兵並不受歡迎,僅獲得26%的支持。「拉斯穆森報告」公佈的民調也得出了同樣的結論,受訪者就一旦臺灣遭中國「入侵」回答相關問題,結果42%贊成美國派地面部隊協防颱灣,但相對有46%的受訪者反對,可見美國民衆對於進行直接的軍事幹預存在嚴重的意見分歧;支持美國爲此對中國實施經濟制裁的比率最高,達79%,支持制裁中國的受訪者中選擇「強烈」(strongly)支持制裁的達60%,民衆支持經濟手段制裁的比例遠高於派兵協防颱灣的比例。芝加哥全球事務委員會2022年對於「中國威脅」問題的調查報告也顯示,若是中國大陸武力統一臺灣,76%的美國人支持政府對中國進行經濟、外交制裁;65%的美國人認爲政府應該爲臺灣提供軍備補給,這一數據遠高於支持美國直接派兵參與臺海軍事衝突的比例。

(三)臺灣問題相關議題的黨派差異縮小,普遍支持美臺關係進一步深入發展

根據芝加哥全球事務委員會的民調,2020年外交政策意見領袖和公衆對於華盛頓應該如何應對中國的「攻擊」存在很大分歧,共和黨人對臺派兵的支持率(43%)遠低於共和黨意見領袖(83%);但這種政黨差異在後來出現了變化,兩黨在該問題上的共識性增強。根據皮尤研究中心2022年3月的民調,雖然共和黨人比民主黨人更可能說兩岸關係對美國來說是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其中40%的共和黨人和傾向於共和黨的獨立人士這樣認爲,而在民主黨人和傾向於民主黨的獨立人士中這一比例爲32%。不過這一差距相對小於兩位數的態度差異,可見美國人對兩岸緊張局勢嚴重性的看法沒有明顯的黨派分歧。全球檯灣研究所於2022年6月的民調要求受訪者按照1-10的等級對中國大陸和臺灣進行評分,民主黨對臺灣的評價(6.40)略高於共和黨(6.04),但兩者差距不大,可見兩黨意見接近。蓋洛普民調2023年的結果也顯示,大多數共和黨人(78%)、民主黨人(81%)和獨立人士(75%)均對臺灣持正面看法,兩黨均有超過半數的人對臺灣持正面看法且比例差距不多,可見在兩黨內部有關臺灣問題的關注度和觀感普遍比較正面,在這樣的背景下,政黨若想贏得選舉在臺灣問題上的立場也會更加趨同。

那些對中國給予更負面評價和對臺灣給予更正面評價的人更支持美國出面保衛臺灣。根據輿觀調查網(YouGov)和《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所做的聯合民調,在密切關注兩岸局勢的受訪者中,高達70%聽說過兩岸緊張關係的美國人認爲,美國應該對中國採取強硬的立場,以防止北京奪取臺灣;持這一立場的人超越黨派,民主黨(55%)和共和黨(58%)中都有大約相同比例的受訪者持這一立場,另有41%的無黨派人士也支持這一立場。全球檯灣研究所2022年6月的數據也顯示,對於美國是否應該在大陸採取武力手段時保衛臺灣這一問題,民主黨的支持率略高於共和黨(67.04%對60.15%),大多數無黨派人士也贊成保衛臺灣(54.34%),但總體來看保衛臺灣逐漸成爲兩黨普遍共識。

對於美臺高層互動這一問題,美國民衆普遍持支持的態度,且持這一立場的民衆佔比呈擴大趨勢。2022年10月中旬皮尤研究中心就中美關係相關問題所做的民意調查顯示,對美國未來應該如何處理高層對臺「訪問」這個問題,不同黨派的人沒有表現出明顯分歧,共和黨人和民主黨人(各56%)都支持美國官員到臺灣,並且認爲臺海緊張關係對美國來說是一個非常嚴重問題的美國人比那些認爲不嚴重的美國人更贊成派高層官員到臺灣(63%對49%)。麥卡錫當選美國衆議長後,根據輿觀調查網的民調,48%的受訪者認爲麥卡錫應該訪臺,只有25%的受訪者反對他的臺灣之行;2022年8月初在前衆議院議長南茜·裴洛西(Nancy Pelosi)竄訪臺灣並引發北京強烈反彈後,當時所做的民調顯示只有34%的人支持她訪臺,而有39%的受訪者認爲她不該前往臺灣。在民主黨人中,2022年8月約有44%的受訪者支持裴洛西訪臺,而10月約有46%的人支持麥卡錫訪臺,支持者的比例變化不太大。但是在共和黨人中,去年支持裴洛西訪臺的受訪者只有29%,但現在支持麥卡錫訪臺的受訪者卻翻了一番,達到58%。綜合來看,在加強美臺高層互動、美國對臺軍售等問題上,兩黨共識不斷增強,民衆普遍支持美臺關係進一步深入發展。

(四)美國民衆多數人對臺灣問題和兩岸關係的瞭解程度不足,支持協防颱灣的人數可能有所波動

美國曆史上,大多數人支持派遣美軍爲另一個國家或地區而戰並不常見,尤其是當有關國家不是條約盟友時,但多年來美國民衆在臺灣問題上的看法一直在朝着錯誤的方向發展。在理論上,美國普遍願意保衛臺灣,這不僅有助於美國繼續對臺軍售,而且有助於在美臺之間發展實質性關係。然而,根據2022年6月Morning Consult的民調,大多數人對東亞和中國的歷史沒有了解,只有15%的選民稱自己對兩岸關係「非常熟悉」。輿觀調查網和《經濟學人》週刊聯合進行的民調,對於臺海兩岸爆發直接軍事衝突時美國是否應該武力協防颱灣這一問題上,47%的受訪者表示他們對這個問題了解不夠。可見民衆對臺灣問題與兩岸關係的瞭解不多,因此民衆的涉臺認知很容易被其所接觸的信息所塑造。

此外,雖然目前的民調數據顯示美國民衆對於臺海衝突時美國協防颱灣的支持度是有所上升的,但這種支持可能仍然基於在臺海沒有直接軍事衝突的情況下。研究普遍發現,儘管民衆在臺灣問題上的看法可能受到領導層和政策精英的影響,但美國公衆仍然受到美國參戰時傷亡的強烈影響。這也就意味着目前對於派兵保衛臺灣的公衆支持可能會有所改變,因爲公衆對這些問題的看法是隨着形勢變化有所改變。儘管美國民主黨及共和黨均對北京都抱持強硬立場,但民衆對軍事選擇的支持可能會減弱並會減少對臺灣的支持。因此,美國民衆雖支持軍事方式介入臺海衝突,但僅限於派軍機和軍艦,而非美國軍隊直接參戰。預想到美方軍事介入的傷亡,就會驅使美國人反對介入武裝衝突,而更傾向以經濟制裁等方式迴應,以避免戰事造成美國士兵傷亡。此外,民衆支持保衛臺灣,雖然可能會降低國內援臺的政治成本,但並不一定意味着美國有保衛臺灣的能力,隨着中美在臺海和印太地區實力差距的縮小,美國民衆可能還會考慮美國協防颱灣自身能力的問題。

二、美國對臺政策民意變化的影響因素

通過對民調數據的分析可以看出,拜登政府上臺以來,美國涉臺民意走向趨於非理性化,對臺灣的好感度和對臺海局勢的關注度均有所提升。美國近年來對臺民意的變化離不開各種因素的影響,主要包括美國政府對於中美關係採取的更加強硬的立場以及中美戰略競爭的新態勢、俄烏衝突造成的民衆對臺海局勢惡化的擔憂、媒體的報導及智庫學者的觀點以及自身對於中國綜合國力提升與中國統一政治意願增強的感知等因素。

(一)美國政府開啓全面對華戰略競爭,民意與政見互動挺臺反中成跨黨社會共識

美國的臺海政策是其全球戰略、亞太戰略和對華戰略重要組成部分,美國對臺政策服務於它的對華政策。自1979年美國承認一箇中國以來,對臺灣一直採取「戰略模糊」的策略,向臺灣提供武器,但不明確表示會協防颱灣。中國綜合國力的增強,引發了關於這一政策是否明智的辯論。美國對於中美兩國實力差距縮小感到擔憂,對中國實力與意圖缺乏正確判斷,臺灣問題是美國戰略上牽制中國最重要的籌碼。支持美國協防颱灣的人士認爲,臺灣是一個重要民主盟友,其戰略位置可以防止中國向印太地區擴張,而且臺灣也是寶貴的交易夥伴,生產半導體和其他重要電子產品。

拜登上臺以來並沒有從根本上扭轉中美之間持續惡化的關係,總體上延續特朗普時期的「以臺遏華」戰略,對華戰略競爭定位的對抗性增強,認定中國對美國霸權構成全面挑戰。拜登雖反覆申明「四不一無意」,即不尋求「新冷戰」、不尋求改變中國的體制、不尋求強化同盟關係反對中國,不支持「臺獨」,無意同中國發生衝突對 抗,但從實際行動上卻不斷以「切香腸」方式挖空美國的「一中」政策內涵,明確主張要與中國「競爭性共存」,打「臺灣牌」的力度不斷提升,加緊在多領域提升美臺實質關係。根據羅伯特·傑維斯的研究,誘發定勢是導致人們錯誤知覺產生的重要原因,由於人們接收到信息時,會以自己當時集中關注和考慮的問題爲定勢,據此解讀自己接收到的信息,從而導致錯誤知覺。在對臺灣的態度上,受中美緊張關係加劇與美國打「臺灣牌」力度加大以及協防颱灣承諾的影響,民衆更加關注國際政治中的中美關係以及雙方之間的核心問題——臺灣問題,因此民衆對臺灣和臺海局勢的關注度不斷提升。裴洛西此前不顧北京強烈反對竄訪臺灣的舉動,提高了臺灣在美國民衆視野中的「可見度」,同時也反映了其背後的民意支持,國會議員不斷訪問臺灣並受到民進黨當局接待,這向美國公衆發出了美臺關係「良好」的信號,導致美國民衆對臺美關係認可度的提升。

從黨派的角度來看,美國兩黨的政治立場在很多具體議題上是存在分歧的,這就會導致民衆對於不同議題態度的對立與社會認知的分裂。但對於涉臺議題兩黨共識不斷增加,在兩黨對臺敘事和態度不斷靠攏的背景下,民衆在臺灣問題上的立場也更趨於一致。美國五角大樓不斷誇大中國可能在未來六年內「入侵」臺灣的警告,反華情緒高漲,在美國的外交政策辯論中頻繁提到競爭或新冷戰,營造了一種推行和擁護鷹派政策的氛圍。在這樣的官方敘事背景下,美國民衆對中國威脅的看法已經受到精英階層的輿論和政府對華威脅敘事傳播的影響,蘭德公司(RAND Corporation)臺灣政策倡議主任雷蒙德·郭(Raymond Kuo)曾表示,民意調查反映了這樣一個事實,臺灣更頻繁地出現在美國政治領導人的口中,「臺灣成爲橫跨美國兩黨的少數幾個問題之一,公衆對臺灣的支持一直是潛在的,在官方的影響下,美國公衆輿論對於臺灣問題從『不瞭解』轉向更加明確的表達對臺灣問題的立場」。民衆對臺潛在支持在官方影響下被表達了出來,隨着對臺灣的正面看法增加以及對中國越來越負面的看法,對保衛臺灣的支持增加。

(二)俄烏衝突持續,「今日烏克蘭,明日臺灣」輿論氛圍影響公衆認知

2022年10月民調數據顯示70%的美國人認爲美中關係不好,28%的人表示有點好,只有不到1%的人認爲目前的關係非常好。關於中美關係的定位,62%的人將中國視爲競爭對手,25%的人將中國視爲敵人,而10%的人將中國視爲合作伙伴。這與2022年1月俄烏衝突以前的民調數據發生了較大偏差。2022年1月,有54%的人選擇了中美是競爭對手關係,只有35%的人選擇中美是敵對關係。由此可見,俄烏衝突對於美國民衆的認知產生了較大影響。芝加哥全球事務委員會2022年8月公佈的另一項民調也顯示,高達76%的美國人認爲俄烏衝突將鼓勵中國「入侵」臺灣,近三分之二的美國人認爲,俄烏衝突給其他希望爲了領土利益發動戰爭的國家開了先例。2023年美國《新聞週刊》(Newsweek)委託雷德菲爾德&威爾頓戰略諮詢公司(Redfield & Wilton Strategies)進行的一項調查,結果表明56%的美國人支持美國在中國大陸武統的情況下保護臺灣,去年這一數據爲47%,同時超過40%的美國人認爲,中國對美國利益的威脅比俄羅斯更大。

俄烏衝突加深中美戰略競爭的背景下,美國大打「臺灣牌」,不斷炒作大陸對臺的「武力威脅」,「今日烏克蘭,明日臺灣」的輿論甚囂塵上。2022年4月5日美國太平洋艦隊司令帕帕羅(Samuel Paparo)表示,「美國履行防衛臺灣、支持臺灣強化自衛能力的承諾不能鬆懈」。拜登關於保衛臺灣的一系列公開聲明以及大量涉臺法案出臺,俄烏衝突後美國官方聲明和新聞涉臺報導和發聲增多,這樣的輿論氛圍影響了民衆的認知。根據2022年3月皮尤民調的結果顯示,78%的美國人表示,中國大陸和臺灣之間的緊張局勢至少對美國來說是一個有點嚴重的問題,其中35% 的人認爲這些緊張局勢非常嚴重,比去年增加了7個百分點。在俄烏衝突爆發一年以後,根據皮尤研究中心於2023年3月20日至26日進行的調查,47%的美國成年人表示中國大陸與臺灣之間的緊張關係對於美國是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這一數據與2021年相比上升了19個百分點。

(三)臺灣當局不斷提高國際能見度,推行倚美謀獨政策

從臺美關係上看,民進黨當局推行「倚美謀獨」的「拒統」政策,尤其2022年俄烏衝突爆發,民進黨當局藉機引導國際輿論,強化大陸「武統」的敘事。蔡英文堅持所謂的「自由民主價值」,刻意配合美國總統拜登上臺以來所推行的「價值觀外交」、打造「民主價值聯盟」,頻繁強調「民主臺灣照亮世界」。民進黨當局將「民主臺灣」與「威權中國」對立起來,大肆渲染「大陸單方面破壞臺海和平穩定的現狀」,形塑臺灣地區「亞洲民主燈塔」的地位,企圖爲外國勢力干涉臺海議題造勢,推進「臺灣問題國際化」。2022年8月2日,時任美國衆議院議長裴洛西竄訪臺灣,蔡英文在與裴洛西會面時稱:「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使臺海安全成爲世界關注的焦點。民主臺灣一但受到侵略,整個印太地區安全都會受到巨大沖擊。」2023年初臺灣立法機構負責人游錫坤訪美時表示,大陸收復臺灣,可能影響美國的第一島鏈,「對全世界都是嚴重威脅」。蔡英文2023年2月會見美國訪臺代表團宣稱「臺灣將與美國和其他民主夥伴更加積極地合作,以應對威權主義擴張和氣候變化等國際挑戰」。民進黨當局通過各種機會,不斷向國際社會傳遞臺海局勢緊張的信號,表達自己「甘當美國馬前卒」的決心。民進黨當局的這些敘述通過媒體傳播給美國民衆,臺灣問題在美國民衆生活中的能見度不斷提高,民衆對臺海局勢的認知也在臺灣民進黨當局敘事的誤導下變得更加消極,對臺灣的同情心理增強,對兩岸關係的認知惡化。

(四)美國媒體、智庫和學者的涉臺觀點更趨激進,間接導致民衆對臺認知的非理性

由於大多數美國民衆缺乏與外國直接接觸的經驗,他們對中國的看法主要基於他們從媒體獲得的信息。當美國民衆被問及瞭解政治新聞的主要來源時,大約三分之二的美國人(66%)表示美國主流媒體是主要渠道,主要包括全國性網絡新聞媒體(ABC新聞)、三家有線新聞媒體(MSNBC、福克斯新聞和CNN)以及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等媒體。同時,83%的美國民衆比較相信他們從主流媒體新聞獲取的信息的準確性,其中38%的人對此表示「非常」信任。然而,美國主流媒體報導中對臺灣的正面報導較多並且反華傾向比較明顯,在涉華政治上較爲關注臺灣問題且通常在表述上稱臺灣爲國家。在這樣的輿論氛圍下,民衆受媒體傳播敘事話語的影響,對臺灣的好感度更高,對臺灣問題的瞭解也多由媒體的新聞報導所塑造,加強了對大陸武統的刻板印象和固有觀念,從而會對美國對臺民意產生重要影響。

除了媒體傳播以外,在外交政策方面公衆追隨精英的暗示是很常見的。作爲意見領袖,智庫專家學者對於臺灣問題的看法態度也影響着普通民衆的態度。對臺政策方面,越來越多專家對本質完全不同的俄烏衝突和臺海緊張局勢進行錯誤的類比,並片面誇大兩者的關聯度,主張通過雙邊和多邊軍事防務合作強化臺灣的自衛能力,呼籲對中國大陸的對臺政策舉措採取強有力的反擊,以便增加中國大陸和平解決臺灣問題的難度,同時提升美國非法介入臺海事務的力度。實際上,美國戰略界長期存在「保臺派」、「維持現狀派」和「棄臺派」三種主張,在俄烏衝突以後「保臺派」的呼聲不斷增強。美國企業研究研究所的保羅·沃爾福威茨(Paul Wolfowitz)和卜大年(Dan Blumenthal)等學者認爲俄烏衝突增加了大陸更早對臺動武的可能性,主張全面升級與臺灣的防務關係,甚至與臺建立所謂「外交」關係並採取軍事介入臺海事務的戰略清晰政策。哈爾·布蘭茨(Hal Brands)和克里斯·多爾蒂(Chris Dougherty)更是從戰爭視角呼籲美國改變對臺政策,認爲中美不久將可能因臺灣問題爆發衝突並陷入一場大規模的持久戰,建議美國軍方提升作戰能力,爲中美戰爭做好充分準備。多爾蒂建議助臺打造強有力的自衛能力「武裝」臺灣、強化與日澳等地區盟伴的軍事協作能力,威懾大陸對臺動武。在對輿論領袖的研究中發現,決策過程中不同的媒介扮演不同角色,人際影響比其他媒介更爲普遍和有效,能夠保持基本羣體中的內部意見和行動一致,這些專家學者在社交平臺和新聞媒體上的發言和表態都影響着美國民衆對臺海局勢的判斷,使其對大陸武統臺灣的預期增強。

(五)中國實力的提升和統一政治意願的增強,中美實力差距縮小

面對中國綜合國力的迅速提升與自身國力的相對衰落,在特朗普執政後,美國認定雖然美國也從中美合作中有所收穫,但是中國從中卻比美國獲益更多,進而不斷質疑「雙贏思維」的有效性和適用性,中美雙方走向「零和博弈」。如蓬佩奧所言:「我們曾設想,與中國的接觸將創造一個充滿禮讓與合作承諾的光明未來」,但「今天我們必須承認一個嚴酷的事實,這個事實將在未來幾十年指導我們:與中國盲目接觸的舊模式已經失敗。我們不能繼續這樣做。我們決不能重蹈覆轍。」拜登政府上臺以後,對華定調仍然大體上延續了特朗普政府時期的定位,認爲中國是「後果最爲重大」的地緣政治挑戰,視中國爲「頭號戰略競爭對手」(most consequential geopolitical challenge),可見,美國面對中國綜合國力的增強和國防支出的增長,陷入一種「修昔底德陷阱」式的思維邏輯。

在中國崛起、中美實力差距縮小的背景下,美國民衆對華認知出現惡化,雷根研究所2021年的國家安全調查結果可以進一步證實美國民衆對中國威脅感知的增強,在2021年美國人首次將中國列爲美國的頭號敵人。當被問及認爲哪個國家對美國構成最大威脅時,研究報告稱「美國人也開始認識到中國挑戰的多面性」,並指出當談到對中國最大的擔憂時,民衆具有較大的分歧,但是在政治、軍事、科技等層面都存在威脅感知;2022年冬季皮尤研究中心的民調顯示,43%的美國人認爲中國是世界頭號經濟體,2020年夏季只有32%的美國人認爲中國是世界頭號經濟體;十分之七的人說美國是世界領先的軍事強國,比2020年持該觀點的6%增加了兩倍多。作爲中美關係中的重中之重臺灣問題,民衆對臺灣也更加的關注,正面的認知也隨之增強。民調顯示,美國人對中國的看法自2018年以來一直在惡化,尤其是在COVID-19大流行席捲全球之後,現在已達到蓋洛普40多年來的新低。過去幾年中美之間的摩擦不斷加劇,導致認爲中國的軍事和經濟實力對美國利益構成重大威脅的美國人的比例急劇上升,公衆對這兩種威脅幾乎沒有區別。與此同時,美國人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看好臺灣,因爲他們認爲中國大陸和臺灣之間的衝突對美國的威脅比過去更大,可見民衆的認知被官方政治表態與中美關係所形塑,與現實存在很大的差異。

三、美國對臺民意變化的影響及大陸的應對

美國的公衆輿論比其他國家更容易介入政府決策,在當今美國外交決策中,公衆輿論扮演着至關重要的角色。輿論態度對對外政策的影響是宏觀的和方向性的,因此美國涉臺民意的影響與大陸如何改善美國民衆對臺灣問題的錯誤認知是需要審慎思考和麪對的問題。

(一)美國涉臺民意非理性化的影響

1.民意塑造美國對臺政策,中美敵意螺旋上升。民意可以左右政府的外交和安保決策,如果接近多數或多數人支持保衛臺灣,這是足以促成總統做出這一決定的充分條件。美國政府通過「選擇—傳播—互動」的模式完成了對「中國威脅」敘事、臺灣「民主燈塔」敘事以及「臺海局勢緊張」敘事的建構,並將中國有關議題進行廣泛的安全化,它嚴重影響了美國民衆的對華民意。民意反過來也會向上塑造美國當局的臺海政策,在民衆對臺關注度好感度提升的背景下,美國支持「臺獨」勢力越來越形成共識,爲了繼續執政會順應民意繼續在臺灣問題上打「擦邊球」,尤其是美國國會,每年都會提交很多的反華與支持「臺獨」的議案,真正的目的在於阻礙兩岸的統一。這將制約了中美關係的良性發展,中美官方與民間在涉臺問題上相互影響,形成一種敵意的螺旋,導致中美民間信任蕩然無存,進而嚴重影響了中美關係的正常發展。

2.縱容「臺獨」勢力,不利於兩岸關係和臺海局勢穩定。對島內民衆來說,美國民意向臺灣民衆釋放美國在背後保護臺灣的錯誤信號,導致臺灣島內民衆在國家認同感方面存在偏差,更進一步誤導了臺灣民衆的國家和民族認同意識,使其「倚美」思想進一步加深並強化了「拒統」傾向。隨着俄烏衝突危機外溢,美西方與島內綠媒大肆將烏克蘭與臺灣地區類比,爲民進黨當局破壞一中原則提供輿論支持,不斷強調「臺灣安全」是美國構建的「東亞安全體系」的一環,不僅誤導了美國民衆的涉臺認知,也使得臺灣民衆存有「民進黨當局的『臺獨』政策不會引發戰爭、美國會提供『安全保障』」等幻想,進而影響了臺灣民衆的統「獨」認知;對「臺獨」勢力而言,美國民衆對於臺灣的好感度與臺灣問題的關注度的提升,從精神認知層面也會給「臺獨」注射「強心劑」,增加他們與大陸對抗的底氣,「臺獨」勢力不斷地擴張不但迎合了美國的反華策略,還進一步誘導臺灣選擇錯誤的道路。在「臺獨」勢力的影響下兩岸敵對情緒加深,使兩岸關係更趨動盪和緊張,增加祖國和平統一的難度;從民進黨當局來看,美國對臺民意兩黨共識和社會關注度的提升也會使得民進黨當局更加推行「倚外謀獨」的政策,不停地引入外部勢力介入臺海事務,導致中美在印太地區戰略競爭的擴大化以及臺海緊張局勢的持續升級,中美雙方發生對峙的情況將可能越來越多地在臺海周邊上演,置臺海於十分危險的境地。臺海的和平穩定因爲「臺獨」勢力的蠢蠢欲動和美日等外部因素的深度介入而更趨複雜,政治談判更加困難,和平統一的希望更加渺茫,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前景黯淡。

(二)中國應對美國涉臺民意變化的對策

1.保持戰略定力,處理好中美競合關係。拜登政府上臺以後,在對臺政策上並未轉變特朗普「以臺製華」的政策走向,繼續不斷通過立法、訪問、軍售等手段來「切香腸」,掏空其「一中政策」。在權力轉移驅動下,可以預料,未來一段時間美國將繼續推行「以臺製華」的對外政策,不斷地打「臺灣牌」,其對華競爭的態勢與美臺關係發展也會持續影響美國民意走向,美國對華民意必然會對中國產生懷疑和敵意,而對臺民意則會更加趨於認可和友好。對此,中國應保持戰略定力,堅持在發展自身的基礎上清晰研判中美關係的趨勢,把握美國「以臺製華」的實質。在戰略博弈中,明確博弈各方的「紅線」是避免重大危機的必要前提,中國要在中美關係中掌握戰略主動,尤其是在涉及國家核心利益的臺灣問題上,更要明確政策紅線與底線所在。中國可以通過各種渠道向美國官方和民衆傳遞中國在臺灣問題上的立場和態度,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解決臺灣問題是中國人自己的事,要由中國人來決定。」「面對『臺獨』勢力分裂活動和外部勢力干涉臺灣事務的嚴重挑釁,我們堅決開展反分裂、反干涉重大斗爭,展示了我們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反對『臺獨』的堅強決心和強大能力。」儘管美中雙方都表示有必要穩定兩國關係,但雙方的和平意圖並不能解決兩國之間關於臺灣問題上的根本分歧,美中之間存在巨大的「信任赤字」。中美之間在臺灣問題上確實存在「不可調和的分歧」,但能否彌合分歧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可以管控分歧。因此,在當前中美戰略競爭、臺海地區不確定性和不穩定性增多的情況下,中國在處理涉臺外交的問題上,應該堅持對美外交始終是涉臺外交工作的重點並且不能忽視美國民意的影響,保持足夠的戰略定力,處理好中美競合關係,爭取美國民衆對一中原則與和平統一的理解與支持,避免官方和民意的互動導致涉臺問題上敵意的螺旋上升。

2.注重話語傳播建設,提升文化自信向世界講好祖國統一敘事。受制於西方製造出的輿論鬥爭模式,美國民衆很難聽到真實的中國聲音。實際上,國際社會對於中國的態度並沒有完全固化,大多數依然對中國的態度搖擺不定。羅伯特·傑維斯認爲,避免國家間產生戰略誤判最好的辦法是國家間的交流,即國家應清晰地對外傳達自己(想要別人知道)的意圖,同時也要學會站在別國的角度來解讀自己。因此,中國應該注重話語建設,促進中美之間官方和民間的交流,向美國和世界講好中國統一敘事,加強雙向溝通,爭取國際社會理解和支持。一方面,要化被動爲主動,突破西方二元對立的輿論鬥爭模式,中國要主動向西方世界傳遞中國的聲音亮明底線,讓其他國家及時瞭解中國。中國必須轉變在國際輿論場上的被動地位,基於中國的客觀事實主動向美國和世界闡釋大陸「一國兩制」臺灣方案的理念與兩岸統一的決心,將輿論的注意力從對大陸武統臺灣轉向對中國對穩定臺海局勢與發展兩岸關係話語的關注。在涉及中國核心利益的關鍵問題上,我們要巧妙設置議題和表達方式,既要主動鬥爭,有針對性地反擊西方對中國威脅敘事的建構和傳播,也要從自身實際出發,關注各國利益關切,對國際問題保持敏銳的洞察力,爭取國際話語權。我們必須要用實際行動向國際社會表明中國和平統一的誠意,削弱民衆對大陸武統的擔憂;另一方面,重視非官方媒體的作用。根據調查,美國人很少接觸中國的國際媒體,他們表示,「我懷疑絕大多數美國人沒有看過中國媒體報導,因爲美國人傾向於消費非官方媒體。我們知道這是宣傳,但我們不喜歡宣傳」。因此,要與國際民衆進行深入對話,必須要重視非政府力量在對外傳播中的作用,從而贏得民衆的信任和認可。爲了深入社交媒體,影響民衆觀念,政府不能簡單地傳播信息還需要培養積極的輿論引導者。除了在中國官方媒體的社交媒體帳戶上發佈關於臺灣問題的信息外,中國政府還需要與記者、政客以及非傳統的輿論領袖、博客作者、自媒體創作者等建立一個具有影響力的網絡,從而通過社交媒體擴大中國闡釋臺灣問題立場的輻射範圍。

結語

民意作爲重要的「第三方因素」在國際政治的舞臺扮演着越來越重要的角色。伴隨着中美關係的動盪發展,美國涉臺民意也呈現出特殊的波動趨勢,這將影響到美國對華與涉臺政策和中美關係的健康發展。在美國官方和民間的雙重塑造下,民衆認爲臺灣在中美關係中的重要程度提升,對臺好感度上升對華好感度下降,尤其是在俄烏衝突以後更加關注大陸武統臺灣問題,支持美國協防颱灣的佔比上升,在臺灣問題相關議題上逐漸形成了兩黨共識,普遍支持美臺關係進一步深入發展。但大多數人對臺灣問題和兩岸關係的瞭解程度不足,民衆對於臺灣問題的看法可能隨着現實狀況有所波動。之所以美國民意出現這樣的變化主要是由於五個方面的因素使然,即美國政府開啓全面對華戰略競爭,民意與政見互動挺臺反中呈跨黨社會共識;俄烏衝突持續,「今日烏克蘭,明日臺灣」輿論氛圍影響公衆認知;臺灣當局不斷提高國際能見度,推行倚美謀獨政策;媒體、智庫和學者的涉臺表述更加強硬,間接導致民衆對臺認知的不理性;中國實力的提升和統一政治意願的增強,中美實力差距縮小。美國對臺民意的變化造成了一定的影響,不僅會塑造美國政府對臺政策,導致中美敵意螺旋上升,而且還會縱容「臺獨」勢力,不利於兩岸關係和臺海局勢穩定。因此,中國必須要重視美國涉臺民意的變化,在宏觀上保持戰略定力和耐力,積極處理好中美競合關係中的臺灣問題,同時努力突破「今日烏克蘭,明日臺灣」的敘事框架,注重中國「一國兩制」和一箇中國原則的國際話語敘事,推動多元化公共外交的發展,從而改善美國涉臺民意,爲兩岸關係發展與中美關係穩定提供有利的輿論空間。與此同時,需要注意的是,民意調查數據即使出自專業機構,調研方法較爲科學規範,也並不意味着調查結果是絕對真實的。政治取向、年齡、媒體以及民調問題與選項的設計本身都會在一定程度上對結果產生影響,認識到民調偏差的存在有助於更客觀地理解和分析這些民調結果。

(作者張建爲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世界政黨與政治研究中心秘書長/副研究員、常帥冰爲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研究生)

(本文授權中時新聞網刊登,原刊於中評社刊發、中評智庫主辦的《中國評論》月刊)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