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代高僧手跡 爲全人類祈福
何創時基金會董事長何國慶(左)與知名收藏家曹興誠均對高僧書法研究甚深。(何創時基金會提供)
奉行素食者中,一部分因宗教因素抱着戒殺之心,而最早以〈放生文〉影響皇室乃至衆生的雲棲祩宏,其書法真跡作品,近日正在臺展示。除了被奉爲蓮池大師的雲棲祩宏,諸多高僧帝師如獨庵道衍、憨山德清的手跡亦在此次《歷代高僧書法選粹》展中。
「我們對佛教經典的研究多半在唐之前,宋朝以後的研究卻嚴重不足尚待補缺。」中研院文哲研究所廖肇亨教授指出,明清高僧的書法作品在此時看來別具研究價值,尤其研究明清佛教,很大一部分應和文化史結合來看。主辦《歷代高僧書法選粹》展並推出同名新書的何創時書法藝術基金會董事長何國慶則指出,由高僧手跡可知其人,知其對衆生的慈悲,也藉此展作爲疫情時代對臺灣及全人類的祈福。
何創時基金會所藏高僧書法,包括雲棲祩宏〈舍卻從前七律〉立軸,他曾禳除杭州一帶瘟疫,此時讀其文更具祈福之意;世稱「黑衣宰相」,俗名姚廣孝的獨庵道衍所寫立軸,他曾主持《永樂大典》的編纂,雖被要求入世爲官卻始終未放棄僧侶身份;多次因政爭而入罪的憨山德清,其六言偈語「一念忘緣寂寂,孤明獨照惺惺……」得見其求道不改其志。
知名禪者林谷芳致詞時指出,僧、禪者的書法與中國文人書法有着不同特色,「文人書法爲發揮性情而寫,僧禪書法是爲法而寫,也從書法中見修行功夫」。 聯電創辦人曹興誠也分享自己近20年來習佛的心得,他認爲佛家所講「緣起」與「因果」其實正是科學的精神,以因果的角度來修養心性,一如製造東西發現問題便追溯源頭。
此次展出難得一見的展品尚包括一部《唐寫經卷》,原爲晚清藏家田吳炤所藏,由當代鑑賞家傅申授跋「此唐人寫經真跡無疑」、「此卷書字略小,細審其筆法精到,絕非常人可及也」;另一西夏文所寫的《大方廣佛華嚴經》,傅申則題跋「其文繁複不易認,或雲此乃其亡國之因!」由西夏自創的拼音字,也不難看出書法亦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