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天鐸痛批「吃到飽」:壞了生態、心態,更是變態

記者黃彥綺/臺北報導

年輕人經常三五好友揪團「吃到飽」,但到底要吃多飽,是要吃得撐到要吐,才叫「划算」,還是有些人心態「即使我吃不下,拿了丟一邊也覺得比較有回本的fu。」前國安局駐法武官,同時也是名嘴李天鐸,忍不住在臉書上說:「吃到飽不僅壞了生態、心態,更是變態!」

李天鐸進一步表示:「食物的成長也是生命,應該學會欣賞、使用、感恩,吃是種美學,但過度浪費的吃到飽,不僅壞了生態、心態,也是種變態的行爲。」這是尊重生命,敬畏天地造出萬物,我們應該以好的料理方式對待,不論是農人辛苦種出的植物,或者是牛羊雞豬。

▲滿滿一桌食材,以最感恩的方式料理並吃完,不過度浪費,吃到剛剛好,纔是吃的美學。

真正問題出在去「吃到飽」的心態,是真的吃到飽了,還是會爲了「划算」而硬塞到飽?把食物囫圇吞棗塞進肚子,就叫做划算嗎?李天鐸說,以前在法國待過一段時間,其實法國人習慣單點」,每個品項一道道作,將食材最新鮮狀態,以最美的方式呈現,對他們而言,「吃」真的是種美學,並且實際落實在生活中。

新加坡曾推出「吃得剛剛好運動」,證嚴法師更提出「素食八分飽,兩分助人好」,吃了八分飽,這就是養身之道。不論就環保、健康、惜食的角度來看,吃得剛好,纔是我們應該推崇的趨勢,而非被價格「399元吃到飽」矇蔽,拼命往死裡吃,以爲賺到了,卻增加身體負擔。

「誰知盤中飧、粒粒皆辛苦」書裡教過的道理,隨着吃到飽店家開設滿街地球暖化,大家也推行「減碳」活動,還在瘋狂吃到飽,則顯然與此理念背道而馳。國內更有團體帶動反吃到飽,推「吃飯七分飽,反對滿街吃到飽」樂活運動的洪友侖,也曾說:「作爲一個文明人,必須是一個有自覺的消費者。」

然而,對於食量較大的人來說,吃到飽選擇與份量或許較符合需求,但只要不浪費,抱持感謝食材的心態,吃到飽店家並無不好,許多店家也爲了提醒消費者「浪費食物要罰錢」,就是希望大家可以珍惜食物。但究竟「吃到飽」,該吃到幾分飽,還有荷包間對於「划算」的定義,似乎是現代人必學的一門課。

►►►更多好看內容都在《ETtoday新聞雲》首頁

業者爆料吃到飽偷吃步 冰箱降溫冰淇淋「挖不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