罹癌姊看完《花甲》現聲報平安! 編劇楊富閔:家人就是要一起哭一起笑

記者林映妤/專訪

電視劇花甲男孩大人》延伸成爲獨立電影的《花甲大人轉男孩》,醇濃鄉土情感的「大內之音」響徹全臺原著作者楊富閔受寵若驚,各種意想不到的反饋襲來,「有觀衆姊姊得了癌症,絕望之餘,徹底消失,全家人找不到她,最後竟因爲《花甲》,發生奇蹟,她出現了。」

父子檔?啊不是啦,是《花甲男孩》原著作者楊富閔和導演瞿友寧。(圖/記者林映妤攝)

熒幕花慧男友常輝罹癌,2人生離死別網路上也有網友劇組求救,表明看了這段很難過,因爲自己的姊姊得癌症後就躲起來,跟全家斷了聯絡,好久都沒人找得到她。

導演瞿友寧把這事po上官網,想不到幾天後,罹癌的姊姊竟主動跟家人報平安,說自己一切都好,不想讓家人擔心。該名網友說,姊姊雖仍打死不說自己在哪,但本以爲這輩子再也聯絡不到她了,沒想到因爲《花甲》,一家人重新搭上線,簡直像個奇蹟。

是啊,這些家庭裡的大小奇蹟不斷髮生,楊富閔笑說,常聽有人跟自己反應,以前父母纔不會跟他們一起追劇,或是他們陪父母看電視,但《花甲》就能把一家子拉到一張沙發上,大家無聲流淚、感動在心內。曾有的生氣、懷疑全獲得解答,因爲這就是家人,我們還擁有彼此、寬容看待彼此,親子世代重新審視對方,無論表象或內在。

▲《花甲男孩》帶來的迴響讓楊富閔受寵若驚。(圖/翻攝自網路)

只不過「大內之音」敲進全臺觀衆心裡,對楊富閔而言卻像隔層紗,原來《花甲》發酵之際,他人在美國哈佛做學術研究,脫離整座島嶼看這齣戲和後續效應,透過直播,微妙的距離,減緩了衝擊。就連導演、編劇在將電視劇延伸成電影時,他都像一尊「吉祥物」被安奉在旁,偶爾修修對白、把關劇本人物自己會長立體

他整個人像是害羞兩個字組成的。說自己是個生在很多愛的家庭裡的小孩子時,說自己30歲應該還算是年輕人時,他語速都會轉得更快,一邊臉紅大笑,謙虛到像要鑽進地底。楊富閔的緊張,藉着穿插幾句臺語句子傳遞出來,怕詞不達意,還會瘋狂確認:「這樣你有聽懂齁?」

即使《花甲》原着第一版就已經6刷,因爲電視劇又再10幾刷,其實文學書其實了不起就2刷的情形下,他把功勞都歸給電視劇,尤其是大家長瞿友寧。

▲楊富閔形容瞿友寧像他「阿公」。(圖/記者林映妤攝)

楊富閔13歲,也就國一時就看過瞿友寧執導的《誰在橋上寫字》,住在臺南鄉下的少年平時沒什麼娛樂,因爲這迷劇劇受到極大影響,「沒想到十多年之後,竟然能和偶像合作,真的很有緣份,其實他是很有文學性的導演,不像他自己說得很商業,我覺得對人文關懷是很重要的力量來源。」

問瞿友寧在他心中會是哪位家庭成員?楊富閔笑言:「像阿公,威嚴又非常穩重。」尤其看到瞿導爲了宣傳賣力掃街,站在吉普車上吶喊、揮手、散發能量,更是感動,「我超想哭的!雖然我寫了小說,但能因此跨電視劇和電影領域,真的很幸運。」

►電影新聞+實用資訊,加入『ETtoday看電影』就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