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2成學生曾與陌生人發生性行爲 超過5成未戴套

▲驚!2成學生曾與陌生人發生性行爲,超過5成未戴套。(圖/保險套示意圖達志影像

記者嚴雲岑臺北報導

根據衛福部疾管署統計,臺灣通報HIV病毒感染者今年9月止,本國籍外國籍合計突破3萬3千人,2014年至2015年,15歲至24歲的HIV病毒感染者分別爲658人與663人,2016年至9月則爲539人,年輕族羣感染愛滋逐年增加。一項「90後度假玩樂調查」,顯示77%的受訪者出遊會發生性行爲,其中19%是跟當天認識的人,超過5成未戴套,增加潛在感染愛滋的風險

該項調查是由臺灣愛滋病學會與臺灣愛滋病護理學會共同策劃,在今年9月至10月,針對6千逾名18至25歲的在學男女進行調查。結果顯示,連假時有兩成的年輕族羣最想到汽車旅館度假,其中有86.7%的人飲用酒精類飲料、4.2%的人會服用安非他命娛樂性藥物

另外,超過7成的年輕男女會在度假時發生性行爲,其中男性多於女性,近9成關係對象雖爲男女朋友,但值得注意的是,有超過5成未做好防禦措施,其中全程未戴套的佔了29.2%,做到一半才戴的佔了22.5%。

▲臺科大保險套販賣機。(圖/記者蕭玗欣攝)

臺灣愛滋病學會理事長林錫勳表示,危險性行爲是感染愛滋病的重要因子,但調查卻發現,有近4成的年輕人並不是與另一半發生性行爲,19.4%是砲友、8.7%是當天認識的人,另有10.1%醒來根本不記得對象是誰。

林錫勳說,近年來30歲以下的年輕族羣,佔了所有感染者的一半,其中未滿18歲的患者更不遑多見。他曾收治過一位18歲的男學生,到朋友家唱歌喝酒後,在情投意合下發生關係,當下雖未感受異狀,但某次嚴重腦炎住院,在檢查不出病因情況下,醫師幫他做了HIV篩檢,才發現是愛滋病毒引發的急性腦炎,所幸服藥後,已獲得良好的控制。

「中途戴套的防禦效果並不會比無套行行爲好太多。」林錫勳強調,因爲愛滋病毒並非在射精那一刻纔會感染,只要有體液接觸,就有感染風險。因此,他除了建議年輕族羣在發生性行爲時應「戴套防禦」外,若發生危險性行爲,也要在發生完隔天與3個月至半年空窗期過後,進行HIV篩檢,若檢驗結果呈陽性,應儘早投藥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