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史話-「二劉不合」源於「湘淮不合」

1895年2月8日,日軍第六師在中日甲午戰爭期間召開動員大會。(新華社)

一八九五年馬關條約簽訂後,才深刻領悟官場要角們不團結的痛楚,雖然當時左宗棠已逝世十年,「湘淮不合」依舊危害晚清政局,這一點誠是我們後人當以史爲鑑的,當知唯有團結纔有力量

古人常言:「立志做大事,不要做大官。」誠是至理名言,陳星聚是清晚期河南省臨穎縣人,官途並未像同時代的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劉銘傳等那麼順遂當上大官,只是做到地方小官的福建省臺北知府。但不可否認,陳星聚他長期任淡水廳同知到臺北府知府時,對臺灣有巨大的歷史貢獻。然則,也因爲臺北府知府並非「封疆大吏」之類大官,做起事來若遇到頂頭上司之間的不合,做下屬的陳星聚也確實左右難爲。

兩位上司不合

陳星聚任於臺北知府時,他的兩位上司,臺灣道臺大人劉璈,與中法越南戰爭被派來臺督戰的欽差劉銘傳劉大人等兩位上司間的不合,使陳星聚做事與爲民請命的立場都左右難爲之無力感,甚至最後很可能因此而憂悶以終。

要介紹陳星聚與劉銘傳、劉璈兩人之間的不合,必須要從清代晚期政壇上出現「湘淮不合」也就是湘系勢力與淮系勢力兩大派系惡鬥的不良政治風氣談起。

劉銘傳屬於淮系人馬,劉璈是出身左宗棠部的湘系人馬,這兩人註定在當時官場風氣上會上演一出刻意不合的大戲,同時使得屬下們左右爲難。而要談「湘淮不合」的現象,又要從晚清的太平天國捻軍亂事開始談起。

清晚期,帝國動盪不安,亂事多起。若看過由李連杰劉德華金城武主演的電影「投名狀」,就可大概知道那是個普遍吃不飽穿不暖,餓孚遍地的時代,這正是亂事爆發的亂世溫牀十九世紀五十年代,南方有太平天國、北方有捻軍動亂。陳星聚正是在捻軍殺到家鄉河南省臨潁縣時,他率領鄉中民團抵抗捻軍入侵保家衛鄉,因而爲朝廷功選授知縣起家

在官場上,陳星聚以幹練有能獲知於長官,也見重於鄉紳,悅服小民。海防吃緊之際,被派任爲臺灣淡水廳同知,展開他在臺灣任官,對臺灣卓有貢獻的後半生。

北方的捻軍之亂對清帝國造成的威脅,僅次於太平天國。太平天國戰禍長達十四年,遍及十三個省,幾乎動搖清朝的國本太平軍事件顯示出清朝的國防軍,也就是八旗與綠營軍的腐化,朝廷無兵可用,只得命曾國藩辦理地方軍團的「湘軍」來抵抗太平軍。曾國藩是湖南人,「湘」是湖南的簡稱,這個軍團幾乎是湖南人組成的。

可是後來曾國藩領導下的湘軍真的平定了太平天國,卻又是功高震主,引起朝廷當時以慈禧太后爲首的掌權派猜忌,曾國藩遂號稱解散湘軍,個人逐漸淡出官場。

派系勾心鬥角

與湘軍差不多同時,李鴻章也受朝廷命令回老家組織地方軍團抵抗太平天國,李鴻章是安徽人,安徽簡稱皖或簡稱淮,李鴻章組成的安徽軍團就稱爲「淮軍」。在太平軍亂事後期,湘軍跟淮軍基本上就成了朝廷仰仗的兩股地方勢力。

曾國藩與李鴻章也因此成了朝中有力人士,他們所舉薦的朝中或地方官員,朝廷中基本上都採用之。輩分上李鴻章雖然算是曾國藩的學生,但因爲曾國藩的湘軍與李鴻章的淮軍在平定太平軍亂事時互相搶功勞,彼此猜忌,在戰場上越來越不合,到後期無論打捻軍或打太平軍,幾乎是各打各的,連帶的曾國藩與李鴻章所舉薦的朝中或地方官員們也逐漸分爲「湘軍派」與「淮軍派」,或稱爲「湘系、淮系」,兩大派系在官場上彼此勾心鬥角,這就是清朝晚期「湘淮不合」的歷史背景

左宗棠也是湖南人勢力中平定太平天國時的一員要角,但他與自己的老鄉曾國藩常常意見不合,兩人雖同樣是湖南人,卻互有心結,這點朝廷看在眼裡。

所以當朝廷猜忌曾國藩,逼使曾國藩號稱解散湘軍並宣佈退休淡出官場後,「人不親土親」,部分的湖南人就轉投效左宗棠,加上左宗棠的嫡系人馬,這股以左宗棠爲首的新湖南人集團,被稱爲新湘軍或仍稱湘軍,文武官員派系也仍是湘系。但是,左宗棠也跟安徽人李鴻章不合,官場上兩股勢力仍舊明爭暗鬥。

所以當創辦湘軍平定太平軍有功卻功高震主的曾國藩個人憂讒畏譏,解散手下大部分湘軍後,湖南人勢力的湘系官員仍在,只是改以左宗棠等人爲首,並仍舊與安徽人集團的李鴻章淮系勢力,幾乎是公開地不合。「湘淮不合」在曾國藩之後,仍然繼續危害到1894-95年的中日甲午戰爭。

中日兩國之戰,其實幾乎只有李鴻章的淮軍系參戰,湘軍初期只是袖手旁觀幾乎不參戰。

譬如有名的中日黃海海戰,只看到李鴻章的淮軍系北洋水師在與日本海軍奮戰,而當時湘軍系的南洋水師居然不參戰、其他的福建水師、廣東水師也同樣不參戰。一八九五年馬關條約簽訂後,才深刻領悟官場要角們不團結的痛楚,雖然當時左宗棠已逝世十年,「湘淮不合」依舊危害晚清政局,這一點誠是我們後人當以史爲鑑的,當知唯有團結纔有力量。

時間從一八九五回溯約十年前,中法越南戰爭乃至於發生在臺灣的「西仔反」臺灣抗法戰爭,主要以湘軍系的軍力爲主,李鴻章的淮軍系未參與戰爭,李鴻章本人也傾向主和,原因或許很複雜,但不可否認似乎也有點與湘軍系作對的意味。當中法越南戰爭發生之際,湘軍系與淮軍系的大小官員們不但互相掣肘,還互搶功勞。(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