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史話-讓毛澤東痛心的古寧頭戰役 反攻大陸的跳板(四)

抗戰勝利後吉星文(右)獲蔣公(左)召見。(本報系資料照片)

吉星文將軍(本報系資料照片)

東山島戰役時胡璉任司令官。(本報系資料照片)

金門戰役紀事本末

蔣介石並說:「無金門,便無臺澎,有臺灣,便有大陸。」

古寧頭斷崖:一個對解放軍第28軍登陸部隊極不吉祥的地名,在古寧頭西北角海岸。金門戰役登陸與反登陸的最後一天(10月27日),解放軍登陸部隊被打散後,尚有1千3百餘人集結於此堅持戰鬥,終因地形狹小,沒有施展的餘地,犧牲3百餘人後,其餘全部於此斷崖被俘。時至今日,此海岸金門守軍仍遍佈有水雷。

太武山:是金門戰役延宕時期「砲擊金門」讓蔣介石最爲揪心、連損3位將軍─趙家驤、吉星文、章傑,2名美國軍事顧問,讓時任臺灣的「國防部長」俞大維在此僥倖撿回一條性命的地區。

金門戰略地位重要

湖南高地:金門戰役國民黨軍胡璉部第18軍高魁元的軍指揮所,在安岐與頂堡之間,也是胡璉從李良榮手中接過指揮「金門反登陸作戰」指揮權、並在此進行全面反擊解放軍登陸部隊的所在地。

西埔頭:在東起安岐、北起林厝,西至湖下的包圍之間,是登陸作戰最激烈的場地之一,國民黨守軍第19軍42團團長李光前,即在此與解放軍展開反登陸作戰時,被槍彈擊中陣亡的地點。

蔣介石及其國民黨軍隊在廈門島已經丟失的嚴酷現實面前,自覺再不能喪失「金門」這個戰略地位重要的前哨,遂決定派重兵、傾全力死守這扇屏藩護衛臺灣本島的「金門」。蔣介石並說:「無金門,便無臺澎,有臺灣,便有大陸。」

爲了確保這扇不倒的「金門」,給臺灣本島戰略縱深預留出足夠的警戒線和屏障,這纔有了不惜一切代價「挫敗共軍之行動」,而獲「金門大捷」的勝利,纔有了後面以「金門」爲跳板的「重要的反攻基地」之前沿。

1949年10月,在解放軍第28軍已經奪取了金門縣(今屬南安市)的大嶝、小嶝島嶼之後,24日解放軍發起了對金門本島的登陸戰,其目的,即在於:奪取金門,解放全福建,並建立爾後攻擊臺灣之基地。

對於即將登陸作戰的「兄弟部隊」來說,是「奠定進攻臺灣之基地」,最終達到「解放臺灣」的目的所必須完成的任務。因此,這個「奠定基地」的任務,說白了,若不佔領金門本島,就無從「進攻臺灣」。爲此,解放軍第三野戰軍在此刻提出的口號,亦充分體現了這一戰略目的:

一、打下金廈,解放全閩;二、打下金門,爲兄弟部隊,奠定進攻臺灣之基地;三、打下金門,爲人民立功勞;四、打下金門,保證海上交通。

由此可見,金門戰役的發起,對於「解放臺灣」來說,是肩負此任務的第三野戰軍所必爭之地,是其首要殲滅的「當面」之敵,是一個必不可少的、爲了「解放臺灣」而亟待解決的一場戰役,是打響「解放臺灣」的前奏戰。

但是,我們今天在這裡討論的這場金門戰役,以及國共兩黨發生在這座「金門島」上延宕的所有戰役與往復戰鬥,雖戰場仍然只是這個戰場,但在這個古戰場所發生的新金門戰役,則是在光陰歲月的延宕中,在毛澤東與蔣介石兩人的共同「攜手」下,演繹出的一場前所未有、具有20世紀新政治理念與新軍事思想、具有現代意識的全新戰役。

故蔣介石退守臺灣後,不僅把金門當作了「反攻大陸的跳板,自由世界之前哨」,更是將金門的「重要性一如歐洲之西柏林,金門在中華民國之手,而且控制廈門港之進出,正如一瓶塞,塞住了共匪的侵略」,這些言辭,透露出「金門」不管是對於臺灣的蔣介石,還是大陸的毛澤東,都具有無可比擬的重要意義。

而「砲擊金門」「絞索政策」及後續的「紐帶政策」等,都從各自不同的側面,體現出毛澤東與蔣介石這二者所具有的「新戰役理念」和他們的探索、實踐。這爲後來提出「一國兩制」的政治家、智者們,在打開那扇久叩不決的「金門」時,指引了充滿希望的未來方向。

在已經歷的金門戰役中,不管是其延宕的地點,還是演變的地點,它都始終是圍繞着自然地理的「金門本島」及其附屬島嶼,其行政區劃屬地內的「金門縣」範圍,從來也沒有發生過任何的變化。

自宋至清隸屬同安

本書對金門戰役的各階段劃分,與以往任何國共兩黨、海峽兩岸對這場曠日持久的戰役「劃分」有所不同。金門作爲福建省的一部分,自宋朝至清朝,都是隸屬於同安縣管轄,是同安縣綏德鄉翔鳳裡第17、18、19、20都。

「金門縣」作爲一個行政區劃,是在承襲所有中國歷史、直接從大清王朝同安縣金門廳、駐有同安縣丞、通判的基礎上,於民國3年(1914)在此金門本島和其附屬島嶼上專設縣治,而隸屬廈門道,此後,再改爲福建省直轄縣。其縣治的範圍,除了「金門本島」之外,還包括了它自然屬性形成的幾個附屬島嶼:大嶝島、小嶝島、角嶼、大伯與小伯和小金門(烈嶼)等。其附屬共有12個島嶼,9個行政鄉,約7萬餘人口。(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