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一家親!這場特殊慶典見證跨越827公里的幸福力量

吃着鹽水鴨小籠包長大的南京小夥,娶了高雄新娘後,最拿手的菜變成了臺灣小吃鹽酥雞;曾經每一年半換一座城市生活的臺灣工程師,遇到南京姑娘後,決定在南京這座城市與心愛之人終老……兩岸開放探親以來,來自臺灣與南京的一對對有情人,他們跨越淺淺的海峽,在兩地間書寫了一個個美麗的愛情故事。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10月25日下午,六朝古都南京,一場以“博愛之城 情繫兩岸”爲主題的兩岸婚姻週年慶典活動在這裡上演。現場,一場沿襲三千年的傳統中式婚禮,不僅見證了兩岸有情人跨越827公里的幸福力量,亦見證了兩岸同胞血脈相連的深厚情誼。

兩岸一家親!這場特殊慶典見證跨越827公里的幸福力量

見證幸福力量,20對寧臺伉儷應邀“成婚”

張燈結綵、古典雅緻……走進“博愛之城 情繫兩岸”2020兩岸婚姻家庭週年慶典現場,喜慶氣息鋪面而來。

本次活動由南京市臺屬聯誼會、新北市兩岸青年交流協會共同主辦。江蘇省臺辦主任練月琴,南京市臺辦主任張屹,南京市總工會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孫強團市委書記呂瑾等領導出席活動。出席當天活動的還有南京市人大民宗僑外委、市民政局、市婦聯、市臺聯、市臺盟等單位的領導,以及江蘇省臺誼會,南京市臺協會、臺青會、臺誼會的相關嘉賓。

記者瞭解到,當天共有20對寧臺伉儷應邀到場參加活動,他們有的剛剛新婚燕爾,正品嚐愛情的甜蜜;有的已經孕育出愛情的結晶,爲人父母;有的則攜手走過了30年的風風雨雨,相濡以沫……

“據不完全統計,自1987年兩岸開放探親以來,共有2300多臺胞在南京登記結婚。”江蘇省臺辦主任練月琴在致辭中表示,“家是最小國,國是最大家”。歷史和現實告訴我們,家庭的前途命運,同國家和民族的前途命運緊密相連。兩岸同文同種,同根同源,我們是血濃於水的一家人。江蘇省,包括南京市將進一步加大惠臺力度,使31條、26條惠臺措施在江蘇落地落細落實,爲臺胞在江蘇學習、工作、生活、旅遊提供更平等的待遇、更精準的支持、更貼心的服務。

東莞市臺胞臺屬聯誼會副會長、儷雅會會長譚畫則表示,一個人的氣質是他走過的路、讀過的書、愛過的人。今天,在座各位選擇兩岸婚姻,也就是選擇了臺灣、選擇了大陸,我們不僅僅踐行了“兩岸一家親”的理念,我們更是一家人。“臺灣和大陸不是選擇題,我們愛臺灣,也愛大陸,我們比任何人都希望兩岸和平統一。”譚畫如是說。

兩岸一家親!這場特殊慶典見證跨越827公里的幸福力量

搭建交流平臺,兩岸婚姻家庭委員會成立

“預祝週年慶典取得圓滿成功!”活動現場,東莞市臺胞臺屬聯誼會發來賀信。賀信中寫道,和平統一、任重道遠,希望南京市臺屬聯誼會和東莞市臺胞臺屬聯誼會進一步加強聯繫交流合作,不斷提升團結、聯誼、服務水平,爲鞏固和推進海峽兩岸和平發展,實現祖國統一做出新的貢獻。

與此同時,蘇州市海峽兩岸婚姻家庭協會也爲此次活動發來賀信。賀信中說:多年來,南京市臺屬聯誼會充分發揮臺屬的橋樑紐帶作用,積極服務檯屬,希望貴我兩會進一步加強聯繫交流合作,不斷提升團結、聯誼、服務水平,爲深化兩岸同胞交流、融合兩岸同胞感情、促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發揮重要作用。

餐桌上鹽水鴨變成了鹽酥雞;杯子裡高山烏龍變成了雨花茶;拜年團圓的路,變成了827公里……跨越海峽攜手相伴,白頭到老,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爲幫助兩岸夫妻更好地生活,25日下午,在這個喜慶的日子裡,兩岸婚姻家庭委員會(寧馨會)正式成立。現場,南京市臺辦張屹主任爲寧馨會揭牌。

“寧馨,即祈福在南京生活幸福,家庭溫馨而美好,也寓意着大家小家都凝心聚力、攜手同行。”南京市臺誼會副會長、寧馨會會長馬嵐表示,寧馨會的成立,實則是爲寧臺家庭及其子女提供一個相互交流、相互學習、相互促進的平臺,亦將成爲一座跨越海峽,相互理解與溝通的橋樑。

跨越827公里,不論山南海北日東月西,心與心的力量可以忘卻時空。據瞭解,目前在大陸登記的兩岸婚姻已超過40萬對。一個個普通的兩岸婚姻,將千千萬萬個兩岸家庭連接在一起,維繫着兩岸同胞根脈相連的血緣和親情,詮釋着“兩岸一家親”的內涵和真意。

兩岸一家親!這場特殊慶典見證跨越827公里的幸福力量

一場傳統婚禮,“兩岸一家親”的生動體現

天願比翼鳥,在地願爲連理枝。一支民族舞《茉莉花》後,周禮傳統中式婚禮正式開始。剪影待嫁、三梳禮、迎新婦、拜高堂……一幕幕中國傳統結婚儀式被一一呈現衆人面前。

熱烈而感人的現場氣氛,將慶典活動推向了高潮。海峽的另一側,臺灣的親人們也在遙望。臺灣新北市分會場上,兩岸家庭的在臺家屬以及遠嫁臺北的大陸新娘,也正通過觀看大屏幕實時感受着南京會場的溫馨氛圍,與遠在南京的親人們進行着溫情互動。

中國國民黨秘書長李乾龍的女兒嫁在上海。作爲兩岸婚姻的家長,他自己也特別有感觸。李乾龍通過一段祝福視頻表示,自80年代兩岸開放以來,他見證了衆多親友爲愛情不遠千里,成就一段段跨越海峽的愛情故事。

“兩岸和,則家庭和;兩岸興,則家庭興。”李乾龍真誠地說,跨越海峽的“通婚”是連接着兩岸同胞的血脈紐帶,在傳承中華民族根脈、傳播愛情親情、傳遞和平發展的信念方面都發揮了無可比擬的作用,是“兩岸一家親”最直接、最生動的體現。

儀式過後,南京師範大學文化藝術研究院執行院長方凌波女士爲這20對寧臺伉儷的婚書題寫祝詞,用筆墨翰香送上這份沈甸甸的祝福,希望大家琴瑟和諧,百年靜好。隨後,方凌波教授還爲新成立的寧馨會題寫“博愛之都 情繫兩岸”作爲賀禮。

“這是我們第一次舉辦這樣的大型活動。”南京市臺誼會會長劉兵表示,未來,臺誼會將繼續在兩岸文化學習交流中發揮積極紐帶作用,努力成爲臺屬在寧學習工作互幫互助的平臺。“我也希望在寧的臺灣同胞能積極加入我們臺誼會,讓我們在兩岸文化、科技以及婚姻交流方面都發揮應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