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一家人》閒話兩岸流行用語(下)

泰航改賣油條月入千萬,被喻找到斜槓人生。圖爲泰式油條外型類似臺灣的「雙胞胎」,是當地民衆相當喜愛的一道小吃。(示意圖/Shutterstock)

臺灣流行用語

(一)硬拗:硬拗一詞在《敦煌變文集•維摩詰經講經文》已出現:「縱文(交)有漏姿(恣)狂迷,鬬聘(騁)無明誇拗硬。」硬拗是臺灣特有的用語,一般人經常的行爲,與中國大陸南方死雞撐硬頸的意思相同。大陸普通話無硬拗用語,但卻有執拗一詞。當年蔡總統帶領羣衆上街頭抗爭,豬肉瘦肉精必須零檢出,現時政府認爲美國豬不傷害身體健康,用實驗數據辯稱瘦肉精未超過食用標準。而當年的硬拗精神現今是否仍硬頸堅持,且應毫無卑躬屈膝的繼續大聲呼籲,要求主管機關強力的爲維護人民健康而把關,這是兆民之幸、全民之福的硬道理

(二)「喬」事情:喬是臺語,讀做 ts‘iau´,意思是協調、協商,它的本字對照國語爲何,仍未有定論。但「喬」已經成爲習慣用語,臺灣地區已廣泛使用,最爲人知太平洋百貨經營權,徐旭東與李恆隆兩人始終喬不攏,纏訟多年未有結果。喬權、喬錢、喬事情,大大小小事都有得喬。前立法院長王金平人稱「公道伯」,主持立法院時期縱橫捭闔、遊刃有餘,有「喬王」的封號。

(三)關說:關說用語早已有之,《史記•佞幸列傳序》:「此兩人非有材能,徒以婉佞貴幸,與上臥起,公卿皆因關說。」明何景明法行篇》:「執豪俠之民,則公卿不得關說。」而現行法令則有行政院及所屬機關機構請託關說登錄查察作業要點中的規定:「各機關應加強宣導有關禁止請託關說之規定。」另公務員廉政倫理規範法所謂的請託關說:「指其內容涉及本機關(構)或所屬機關(構)業務具體事項之決定、執行或不執行,且因該事項之決定、執行或不執行以致有違法或不當而影響特定權利義務之虞。」讀起來似很拗口,但很明確的規定以及詳細的說明什麼是請託關說。

馬總統執政時,大陸學者來臺參加研討會,在旅館休息時看電視翻報紙,新聞老是報導關說事件,大陸學者問什麼是關說,難道是關起門來說嗎?經人解釋後突然頓悟:「這是大陸所謂的攀關係、走後門嗎!」又接着說:「中國大陸有則與攀關係有關的順口溜;沒關係就是有關係,有關係就是沒關係。」聽來好似有點哲理,在座臺灣學者聞言無不捧腹,會心而笑。關說還真有點像關起門來說的意味,且只有兩肇當事人可以說,不足爲外人道也。

譯自外語之流行用語

(一)斜槓人生:斜槓一詞源自於英文的Slash一字,2007年《紐約時報》專欄作家瑞克阿爾伯(Marci Alboher)的著作《One Person / multiple careers》,書中麥瑞克•阿爾伯認爲:如今越來越多人不再滿足專一職業生活方式,而是選擇擁有多種職業和多重身分的生活方式。尤其在名片上以斜槓(Slash,/)分隔不同的頭銜,展現其一連串的身分地位。現今年輕人初入社會或謀生不易,或入不敷出,亦或職場需要,兼差打工,斜槓數職大有人在。而有錢大老闆身兼多職,名片斜槓並列多項頭銜,也司空見慣,以致斜槓人生無論大小人物,成爲流行時髦的生活方式。

(二)有尬斯:尬斯原爲英文Guts的音譯,Guts的英文有兩種意義,一是內臟,另一是勇氣。現在的流行用語Guts,是俗話所謂的有種、有擔當、有男子氣概的意思。根據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辭典詞語教示則有音讀kà-sī的用語用字釋義爲教訓、訓示,勉強算得上音與意稍有相關的用語。

(三)放閃:現在男女朋友承認戀愛被稱爲放閃,英文則爲Public Display of Affection 簡寫成PDA,而非Flash,PDA代表男女情侶正式公認戀情,不再躲貓貓偷偷摸摸的戀愛,大方公開名花有主,避免蜚短流長。PDA也是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 個人數位幫手的縮寫,文句中縮寫的PDA也隨前後文可確定其意。

兩岸雷同流行用語

兩岸原同文同字,其中有共同慣用語,也有各自新創用語,但不乏文意雷同但用字有別者。諸如臺灣用離譜,大陸用不靠譜。臺灣用大咖,大陸用大腕。臺灣用紅得發紫,大陸用火紅等,仍有遺珠未能列。雖用字爲文稍有差異,但都能望文知意,且增加流行用語的多樣性。

學術用詞用語

流行用語新詞可以無俚頭產生,科學用語新詞必須有定義,具體有實證才能出現。然而兩岸科學用詞因部分翻譯自外文,翻譯的名詞用語各有偏好。資訊工業中的名詞術語臺灣用軟體硬體,大陸用軟件、硬件。「Laser」是Light Amplification by Stimulated Emission of Radiation的縮寫,臺灣翻譯成雷射,大陸翻譯爲激光,臺灣以音翻譯,大陸用功能翻譯。「Sustainable Development」一詞臺灣用「永續發展」,大陸用「可持續發展」,兩者譯文無是非對錯,各有所長,因可持續才能永續。

小道必可有觀焉

電影電視勾勒出現實的社會現象語言文字則反映民衆的流行用語,電影電視代言普羅大衆的所欲所求,簡潔有力的普世流行用語雖曰小道,實則語文用字的濃縮結晶。流行語言是文字演進的潛力顯現,而語言多樣變化則代表文字的張力發揮。流行語文有些引經據典,有些因運時勢自然而生,是市井小民語言樂活的昇華,是值得思索玩味善加利用的文化資產,也揭露映射社會現象的實況,更象徵文字精煉的無形力量,不能等閒視之。(全文完)(徐天佑/高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