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珠寶/可轉換設計超驚喜 項鍊變手鐲、珍珠帶扣竟有12種配飾

▲梵克雅寶近期在臺展出的Zip Antique Cadence joyeuse可轉換式項鍊,可變爲手鐲。(圖/梵克雅寶提供)

記者陳雅韻臺北報導

近日頂級珠寶接力來臺展出,各家均端出可轉換式珠寶作品,展現絕妙工藝,可轉換的設計巧思已有數百年曆史,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1947年結婚時所戴的「瑪麗王后穗狀王冠」,47道鑲鑽穗狀設計可作爲項鍊佩戴,即是19世紀的作品;而談及經典的可轉化作品,梵克雅寶(Van Cleef & Arpels)爲溫莎公爵夫人設計的Zip項鍊、MIKIMOTO 1937年在巴黎萬國博覽會亮相的Yaguruma矢車和服帶扣,都在珠寶史上寫下重要的一頁。

▲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1947年結婚時佩戴祖母瑪麗王后傳承的穗狀王冠,可轉換爲項鍊。(圖/CFP)

▲梵克雅寶1938年制的Two Flowers Passe Partout項鍊,是品牌第一件可轉換式珠寶,可轉換爲手鍊

梵克雅寶第一件可轉換式珠寶Passe-Partout於1938年誕生,兩朵寶石花搭配象徵枝莖的Tubogas軟管結構,讓藏於花瓣下的金屬軌道能恣意滑動延展,不僅可變成長短煉,亦可變成手鐲,花朵也能單枝點綴作爲胸針,獲得專利後開啓品牌可轉換珠寶的新頁,爲名媛Ganna Walska打造的送子鳥胸針可另作爲吊墜、耳環

▲梵克雅寶歌劇演唱家社交名媛Ganna Walska訂製的送子鳥Walska胸針,可作爲項鍊吊墜,亦可變成帶翅膀的耳環。

▲梵克雅寶鑲嵌4.38克拉哥倫比亞祖母綠鑽石彩寶的Lancet arch可轉換式戒指,可變化出4種樣貌

而今日梵克雅寶仍持續推出新款的Zip項鍊,則是溫莎公爵夫人提出的創意,歷經12年研發,終於在1951年推出金質人字形煉節構成的項鍊,精湛的絞煉滑順流暢一如真的拉鍊,閉合時則化身爲手鐲,相當華美;轉化式珠寶不限項鍊,鑲嵌4.38克拉哥倫比亞祖母綠、鑽石與彩寶的Lancet arch可轉換式戒指,竟可變化出4種樣貌,當代作品持續予人驚喜。

▲MIKIMOTO 1937年在巴黎萬國博覽會展出的Yaguruma矢車,是多功能帶扣,可拆成髮簪、胸針、別針、戒指等12個配件。(圖/MIKIMOTO提供,以下同)

可轉換珠寶另一經典傑作,是MIKIMOTO 1937年在巴黎萬國博覽會展出的百變和服帶扣矢車,鑲嵌總重約3.48克拉鑽石、8.47克拉藍寶石、0.70克拉綠色剛玉及41粒珍貴日本Akoya珍珠,可拆成髮簪、胸針、別針、戒指等12個配件,在巴黎售出後銷聲匿跡,直至1989年在紐約蘇富比拍賣會現蹤,被品牌購回作爲珍珠島博物館的鎮館之寶。靈活的設計仍深植於品牌DNA中,在頂級珠寶系列常見多種穿戴法,例如Jeux de Rubans緞帶玫瑰裝飾項鍊,玫瑰即可取下當胸針。

▲MIKIMOTO Jeux de Rubans頂級珠寶系列緞帶玫瑰花裝飾項鍊,玫瑰可取下當胸針,未定價

►亮・珠寶/徐睿知國際牌鑽石戴一輪 浮誇、優雅風格超百變

卡地亞33億珠寶襲臺 溫莎公爵夫人的古董胸針也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