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俊智任中研院長被質疑「太菜」 遴委挺:最具代表性

中研院廖俊智。(圖/翻攝自中研院官網

記者蕭玗欣/臺北報導

總統英文3日任命中研院第11任院長由廖俊智接任。廖俊智長期從事合成生物學、代謝系統改造、微生物合成燃料研究,在學術上表現亮眼,但外界質疑廖2014年才獲選中研院士,對中研院內事務不夠了解,無法勝任院長一職;對此,遴選委員蔡明道表示,廖的研究非常符合新政府未來的發展政策,是學術上最具代表性的人,他非常佩服遴委會能選出這樣的人選

廖俊智臺大化工系畢業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麥迪生肖化學工程研究所博士;先後任職紐約羅徹斯特柯達公司生命科學實驗室德州農工大學、加州大學洛杉磯校區等,目前同時兼任加州大學洛杉磯校區化學與生物分子工程系及生物工程系兩系主任。他長期從事代謝系統改造、合成生物學、系統生物學及微生物合成燃料等基礎前瞻科學研究,研發的異丁醇生物合成技術已被應用在生質燃油製造;把細菌的不同物質轉化成化學品,以生物取代石油生產化學品,向大自然取材,直接將二氧化碳轉化成化學品,是廖的另一項重大科學突破,可降低人類對石油的依賴。

蔡明道認爲,廖俊智的研究應用在現在是很好的,因爲綠能是一個重要政策,也是新政府的國家發展重點,「他和其他人不一樣的是,不只做應用的東西,同時也注重背後原理,所以他的研究深入到化學和生物領域」,很佩服遴委會能把廖俊智選出來,是一位學術上最有代表性的人。

中研院士朱雲漢也表示,少數院士對廖俊智不太瞭解,甚至現在還保留意見,但他相信時間證明廖俊智的表現和工作能力誤會也會慢慢地煙消雲散。

前中研院院長李遠哲也對廖俊智表示肯定,他說,廖俊智對知識技術產業發展瞭解得很透徹,對於將學術累積成新技術,以及將知識轉化爲生產力這部分很佩服他的觀點

副院長王惠鈞則表示,廖俊智對臺灣和中研院非常瞭解,尤其清楚目前正在興建的生技園區,「他是這個領域的人,相信未來也能在這方面做得很好。」他也提到,面試候選人時,廖俊智對國際連結也有很好的看法,表示中研院不能只在臺灣發展,而是要連結國際,目前中研院和哈佛大學等美國學校計劃合作上有經費短缺問題,廖俊智都有提出很好的計劃,也希望能爭取到相關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