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聰賢:複製鳳梨酥經驗 解決香蕉產銷問題

農委會主委林聰賢今(23日)赴立法院備詢,立委關心香蕉價格崩跌問題應如何改善,林聰賢指出,未來農委會將介入管理香蕉種苗總量,公開種植面積預測產量生產評估是否還要種植,並加強加工,盼複製鳳梨酥解決鳳梨過剩的經驗,來改善香蕉問題。

林聰賢表示,臺灣過去香蕉外銷量很大,當時貿易商和蕉農以契作方式出口,但只要臺灣本地蕉價一高,農民就自己內銷,導致近年來契作外銷的數量逐漸下化,現在只剩下10%而已。若要出口,香蕉品質需及供貨量都要非常穩定,但臺灣因爲受到氣候影響,產量品質變動大,這些都是香蕉難以外銷的結構問題。

林聰賢指出,農委會已與各地生產專區農會合作,要整頓品質及生產鏈,至於蕉價跌落的問,不會像過去等到蕉價下跌才被動的操作,現在都主動從香蕉種苗總量就開始管理,此外,也成立資訊平臺,讓生產者跟通路業者都知道,香蕉已經種植了多少面積,產量預測有多少,評估是否要繼續種植。

立委邱議瑩表示,檢視農委會明年度的預算,很大一部份預算的編列,都還停留在災害補助及生產過剩的收購,農民傻傻一窩蜂搶種特定作物,產多了又要政府買單,不斷惡性循環,這不是好做法。此外,上週旗山農會在紅樓前面辦香蕉的促銷活動,帶了180斤來,一箱9斤賣350元,但宅配費常溫210元,冷藏要290元,宅配費跟產品價格差不多,對產銷不利,農委會應積極措施介入改善。

林聰賢表示,香蕉加工後會變黑,但日本的香蕉蛋糕韓國的香蕉牛奶,其技術有所突破,不會有類似問題,因此,他最近也走訪香蕉研究所,盼透過研發增加香蕉加工品項,鳳梨過去有生產過剩的問題,但能靠加工成鳳梨酥加以改善,香蕉未來也可朝此方向前進,且整體加工、儲存運銷也應建立一套系統,避免運費過高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