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祖嘉/臺灣經濟成長保「2」需要政府拿出魄力

▲平時難訂位五星飯店餐廳,因疫情關係變得冷清。(圖/記者屠惠剛攝)

林祖嘉/政治大學經濟系教授

隨着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擴散,臺灣的疫情也愈來愈吃緊,國人開始出現搶貨囤積的恐慌心理。早在2月14日大陸出現嚴重肺炎疫情時,政府立即宣佈全面禁止中港澳人民來臺,成功防止了第一波病毒在臺灣的擴散。但是由於國際上許多國家的輕忽,結果造成現在新冠病毒在全球的迅速擴散,先是由義大利傳入歐洲各國,現在又快速傳入美國

在全球疫情快速擴散的情況下,臺灣反而成爲相對較安全的地方,再加上國外許多學校紛紛停課,造成這幾天大量年輕國人返臺的情況。返國的人增加,確診案例人數也因此而急驟上升,結果3月19日政府被迫封閉國境,禁止外國人來臺。

慶幸的是,雖然這幾天確診案例增加,但是絕大多數都是國外移入,國內社區感染的人數只是零星出現,也就是說,現在國內的疫情還算是可以控制得住。因爲現在已經禁止外國人來臺,因此未來進入國門的人數會逐漸減少,我們希望確診的人數也得以減少,只要國內不要出現大規模的社區感染,這樣的話或許臺灣受到的衝擊就會比較小。

▲大陸工人排隊復工。(圖/取自崑山臺協網站)

受到疫情擴散的影響,全球的經濟都受到衝擊,起先是大家擔心中國大陸疫情嚴重,會造成生產斷鏈的問題,現在疫情延燒到全球,尤其是歐美等國,當這些國家人民因爲疫情的影響而躲在家中時,消費就會減少,而這些地區是全球最重要的消費所在,因此他們對於全球經濟的衝擊可能會遠比中國大陸在生產面的影響要大得多。

早先OECD在2月下旬對全球經濟估計時,就把今年全球經濟成長率預測由原先的2.9%大幅調降到2.4%,這已經是很大幅度的下修。但是,3月初疫情由義大利蔓延到德、法、英,再全面傳入美國之後,疫情對全球經濟的衝擊可能就會大大的加深了。幾天前,國際機構IHS的數據最爲明顯,他們預估今年的全球經濟成長率會由原先估計的2.5%掉到只剩0.7%!

因爲大家對於疫情持續期間的估計有所不同,因此對於全球經濟衝擊的預測也會不同。但是,無論如何,現在全球都是風聲鶴唳,還看不到經濟回春的曙光

雖然臺灣疫情控制得相對不錯,但是國人仍然是相當緊張,大幅減少外出外食,造成觀光、旅遊、餐飲、電影、會展及交通等內需產業都受到嚴重的衝擊。主計總處在2月中旬預估疫情的衝擊在1季的情況下,把今年的經濟成長率由2.72%下修到2.37%,但是現在看起來疫情很難在3月結束,尤其是現在歐美國家疫情仍然在不斷擴散的情況下,可能6月都無法結束。

因此,主計總處在幾天前,再度下修今年的經濟成長率到2.20%,但只過了兩天,央行公佈今年經濟成長率的預測只有1.92%!如果再看國際機構對臺灣今年經濟表現的估計,情況可能更慘,全球標普和渣渣打銀行都估計1.9%,ING安智1.8%,澳盛銀行1.6%,HIS最保守,他們估計臺灣今年的經濟成長率只有1.0%!

我要再次提醒讀者的是,現在國外機構對於全球和臺灣經濟預測會有很大的不同,主要原因之一在於大家對於疫情持續期間會有不同的估計,因此其對於經濟所造成的影響,當然也會不同。不過,我們要特別指出的是,現在看起來疫情很可能會持續到6月,而如果依主計總處原先的估計,疫情1季對臺灣經濟的影響是3.5%的話,2季應該會有0.7%,那麼臺灣經濟成長率就會由2.72%下修到2.02%。

▲歐美大規模傳染後,民衆開始搶購物資。(圖/路透

另外,之前的估計是中國大陸出現狀況,因此對臺灣的生產和出口造成影響,但是現在全球經濟龍頭的歐美國家出現狀況,很可能從3月開始全球的需求會大幅萎縮,因此引發國際貿易減少和全球經濟的蕭條,我們可以合理地預期臺灣3月的出口會出現負成長。在原本國內需求不足,再加上出口力道減弱的情況下,今年臺灣經濟成長率掉到2%以下的可能性是非常高的。

現在我們看到美國政府計劃拿出8000億美元來拯救經濟,英國準備4300億美元,西班牙政府2400億美元,法國較少,但是也有540億美元。而目前我們政府計劃拿出的各種補助方案合計約1000億新臺幣(注:本文撰於3月23日,3月24日政府推出第二波紓困),相對於其他國家的規模小了很多,我們覺得政府應該拿出更大的魄力來拯救經濟,否則今年臺灣想要保2可能都會有一些困難了!

熱門推薦》

單驥/美國進入經濟衰退期 大蕭條只剩一步之遙?

李沃牆降息 禁空 護盤 三箭齊發透露什麼訊息

►隨時加入觀點與討論,給雲論粉絲團按個贊!

●本文獲得作者授權轉載,原刊自《中國時報》。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或點此投稿,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