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河劇作孵化季北京電影學院開講 白一驄黃丹分享編劇創作

7月9日,第二屆中國大學生靈河劇作孵化季首場高校專場公益課堂北京電影學院舉辦,中國電視劇製作產業協會青年工作委員會主任,靈河劇作孵化季評委會主席,靈河文化創始人兼CEO,著名製片人,導演,編劇,監製白一驄,北京電影學院文學系主任,教授,著名編劇,導演,製片人,靈河劇作孵化季評委會副主席黃丹,分別進行了《新生代青年編劇如何站上創作舞臺C位》和《給新生代創作者的三個比喻——關於創作的方法、觀念、格局》的主旨演講。

出席本次公益課堂活動的還有中國電視劇製作產業協會青年工作委員會秘書長、靈河劇作孵化季組委會秘書長鬍傑、北京電影學院文學系副教授、靈河劇作孵化季組委會副秘書長劉伽茵,以及中央級媒體、重要黨都市媒體、業內媒體等進行全方位報道。

編劇創作是寂寞的 人物創作是平等的

公益課堂上,白一驄老師多次提到“寂寞”二字,身爲編劇,要習慣寂寞,甘於寂寞,享受寂寞。“一個編劇如果不能甘於寂寞的話,就什麼都做不了,在你的名字可以定級在A以上之前,寂寞就是你的名字。”“學不會享受寂寞會非常痛苦,編劇創作是獨行的,編劇的價值體現是滯後的,當你的作品火遍大江南北時,你正寂寞在另一個作品中,且每一次都是從零開始。”在談到編劇實操時,白一驄老師表示,一個真正優秀的編劇不單單只是一個編劇,而是一個產品經理,需要讓其他人知道你的作品好在哪裡,更有機會將你的作品看下去。

現場,白一驄老師分享更多的是如何應對編劇從業實操過程中的問題,黃丹教授則從劇作本身出發,用“先知上帝”來比喻創作者如何與自己的人物“相處”的核心創作觀念。他指出,當一個創作者能夠充分的瞭解到人物多元性複雜性時,就會意識到,在創作爲其搭建的土壤中,人物的主觀能動性,及其背後的行動邏輯,並非是創作者來操控和賦予的,而是自發的。反之,我們對人物揠苗助長,強加給人物非合理化情感邏輯、行動邏輯和想當然的動機,人物和整個創作自然就會走樣變形

此外,胡杰同學們介紹了第二屆中國大學生靈河劇作孵化季活動,同時希望通過中國大學生靈河劇作孵化季公益課堂活動,不僅能使更多青年學子收穫專業劇作知識,也能爲大家打開一條通往影視行業的新路徑

投稿徵集正在進行 公益課堂引來催更

據悉,第二屆中國大學生靈河劇作孵化季是以中國電視劇製作產業協會青年工作委員會爲指導單位,青工委和北京電影學院文學系作爲聯合主辦單位,中國高校影視學會影視產業與管理專業委員會作爲學界特別支持單位,靈河文化、雲尚文心爲主辦單位,同時協同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浙江傳媒學院等三十餘所高校協會支持的“以發掘優秀大學生編劇爲基礎,以行業頭部企業孵化簽約爲目的”的全國大學生影視創作孵化類公益活動

本屆活動在首屆基礎上特增設“夏日補習班暨第一屆獲獎選手創作營”、“FM劇本集市”、“高校專場創享會”、“百名大學生編外宣傳官”等板塊,通過創新創意的方式,吸納、扶持、培養更多優秀的編劇青年人才。此次舉辦的高校專場公益課堂吸引了衆多高校學子前來參加,有同學表示聽完這場公益課堂受益匪淺,希望可以多多開設此類課堂。

據瞭解,第二屆中國大學生靈河劇作孵化季劇作徵集活動正在進行中,線上公益課堂將持續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