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成歐企擬擴大在陸投資

歐洲企業中國發展前景樂觀比率

歐洲政商對中國態度不同調,在歐盟擱置中歐投資協定之際,歐盟企業仍對在中國投資經營抱持高度熱情。中國歐盟商會最新調查顯示,歐企對在中國經商前景感到樂觀的比率達68%,爲2014年以來新高,且有近六成企業計劃擴大在中國的業務

中國歐盟商會8日公佈「2021年商業信心調查報告」指出,有59%歐洲企業計劃於2021年擴大在中國的業務,較2020年的51%高出8個百分點。此外,約半數受訪者表示,中國的利潤率高於全球平均水準比例遠高於2020年的38%。

報告顯示,約有68%的受訪企業對未來兩年的行業前景持樂觀態度,創2014年以來最高。許多歐洲企業提高合資企業中的持股比例,且有逾四分之一製造商正在將供應鏈遷入中國,透過增加支出以維持市佔。反之,僅有9%歐企考慮將現有在中國的投資轉移至其他國家,比例創下新低。

中國歐盟商會指出,新冠疫情席捲全球之際,具有強大彈性的中國市場成爲歐盟企業的避風港。在中國的歐盟企業整體收入僅略微下降,且有75%的受訪企業指出,公司2020年收入與2019年呈持平或增長,中國業務盈利能力保持穩定。歐企對近年在中國的樂觀態度激增20個百分點,使計劃拓展中國業務的企業數量增加。

中國歐盟商會和德國商會在2020年2月調查指出,面對中國市場準入公平營商環境監管改革問題,再加上新冠疫情衝擊。約有半數受訪企業預計2020年收入將下降,僅0.5%估計不降反升。

然而,中國防疫措施有效遏止疫情,經濟率先復甦,成爲2020年全球經濟增長的主要推動力,同時成爲法國奢侈品巨頭LVMH和德國汽車製造商寶馬(BMW)等歐洲企業的救命繩索。其中,零售、汽車等B2C行業收益漲幅最顯著,而法律航空服務等企業收入降幅最大。

中國歐盟商會表示,歐盟企業正積極採取行動,確保在中國經營的穩定性,儘量避免地緣政治風險,併爲未來風險做足準備,展望未來歐盟企業經營之路仍將充滿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