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都:由千層派到義大利麪

郝龍斌市長今年7月4日率團赴上海蔘加「雙城論壇」,行銷臺北市後;臺南市長賴清德也於7月18日爲臺南與香港直航,率團赴港行銷臺南市。而高雄市陳菊則表示,有機會也會再赴港陸行銷高雄市。

長期以來,臺灣經濟上通過近乎單極化中央地方關係,以縣市單位區域經濟嚴重依賴臺北市,形成一種「千層派」蛋糕式的政經格局,中央與地方政府的關係層次分明

而2010年12月25日,臺中市、臺南市及新北市升格直轄市,不只帶動行政格局的變化,也逐漸改變原先「千層派」政經格局,五都紛紛尋求越過中央或臺北市直接與陸港澳或其它國家的城市或區域發展經濟文化交流關係,進入經濟全球化的意大利麪碗之中;並已成爲捲入區域及經濟全球化義大利效應中的環節。2014年12月25日,桃園市將成爲第六個直轄市,臺灣大都市捲入兩岸、區域及全球經濟大潮趨勢將更爲明顯,這將有利於促進兩岸東亞地區或全球進一步的經濟發展和穩定。

這種結構形勢的發展是無法逆轉的,六都首長,不管是藍是綠,都不太可能逆勢而爲。陸港澳是臺灣包括六都在內的各個城市面向區域及全球經濟的重要節點槓桿,臺灣各城市可以思考以下這些具體的因應措施

其一、充分利用人才及資金,培養在地重點企業,並利用區域經濟整合趨勢,培養可面向內需,還可進入陸港澳、亞洲甚至全球市場產業

其二、我們的國際旅遊市場具有很大的增長空間,應善於把握陸客來臺觀光旅遊潛力,此外,應採取有效措施吸引其它外來遊客,增加流動人口,擴大觀光旅遊市場,讓每個城市都成爲觀光旅遊大城

其三、開放心態,接納外來勞動力和人才;建立有利多種文化並存的體制,促進不同文化相互理解和包容。

其四、利用各城市區域資源,發揮創意,提升產品質量安全性附加價值,打造地方特色,其中特別是食品安全的認證必須國際化,和國際接軌,讓各城市成爲全球高附加價值產品的生產基地

其五、建立以民衆和企業爲本的對外交流和合作機制,擺脫代表團或城市首長互訪的傳統模式,讓民衆和企業能夠真正從對外交流和合作中實質獲益。(作者中華科大副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