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拒買H&M、Nike 這2種股票狂噴 謝金河:臺灣機會來了

金河認爲,這次新疆棉風暴,勢必衝擊整個供應鏈體系。(美聯社

禁用新疆棉風波中國大陸全面抵制H&M、Burberry、Nike,及Adida等國際知名品牌大廠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表示,這次抵制行動,勢必衝擊整個供應鏈體系,大陸生產基地代工業者可能首當其衝,而這些年臺灣紡織鞋業代工幾乎全面轉往越南柬埔寨,週五(26日)紡織業如新纖、南紡等股價漲停;鞋業代工的豐泰寶成也上漲,對臺灣供應鏈又創造了一次機會

謝金河在臉書發文指出,中國市場很大,沒有一家知名品牌能夠略過中國市場,像Nike前一季大中華區營收22.8億美元,比去年同期成長51%;H&M在中國有505家門店貢獻97.5億瑞典克朗的營收,中國是H&M第四大營收的市場。Adidas在中國,去年創造43億歐元營收,這其中有15%來自鞋子,20%來自服飾,26%來自包包、球具配件

他說,當中國發動抵制,這些企業股價立刻受到影響,像Nike25日股價下跌4.52美元,跌幅3.39%;Adidas重挫6.1%,不過這些企業都堅持普世價值,默默承擔,沒有人跳出來罵政府,而且,立場態度十分堅定,不是他們不愛錢,而是遵守信奉的普世價值。

而這次新疆棉風暴,謝金河認爲,勢必衝擊整個供應鏈體系,國際知名品牌大廠一定會重新評價未來中國市場的風險,還有製造供應鏈。在這場風波中,中國最大成衣代工廠申洲國際股價從193.4跌到143.4港元,股價下跌25.8%,而臺灣的紡織成衣代工產業趁勢而起,25日新纖、南紡、東隆興業漲停,儒鴻直逼500元,聚陽創下250元新高,整個紡織產業股價全面大漲。鞋業代工的豐泰上漲6元,寶成、鈺齊也上漲。

他指出,過去臺灣的紡織、鞋業代工幾乎全面外移到中國,這些年努力移轉生產基地,越南、柬埔寨成重要生產聚落,這回中國抵制行動,下一個牽動的是生產基地的移動,中國生產基地和代工業者可能首當其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