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影子銀行規模 回升7千億人民幣

國際信評機構穆迪近日發表最新報告指出,受理財產品對接的資管資產和未貼現銀行承兌匯票推動,大陸影子銀行規模2020年前三季增長人民幣(下同)7,000億元。但由於大陸政府仍注重控制金融體系風險,影子銀行活動整體下滑趨勢仍在持續

大陸近年持續進行去槓桿運動,打擊影子銀行以防範金融風險,但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大陸政府推遲收緊資管規定以支持經濟,大陸影子銀行規模在2019年下降2.3兆元后,2020年初起有回升趨勢,爲時隔二年再度回升。

穆迪報告指出,影子銀行規模回升反映了監管部門2020年在疫情出現後,推遲收緊資管規定以支持經濟。但穆迪認爲這種推遲措施只是暫時的,大陸監管部門仍注重控制影子銀行活動增長,並承諾會進一步監督民間借貸。在這一政策立場之下,穆迪預計大陸整體經濟槓桿在2020年的上升之後將會回穩。

過去大陸影子銀行野蠻生長讓不少經濟學家擔憂導致金融危機,不過亦有反面聲音認爲,影子銀行雖削弱貨幣政策效果,降低貨幣供應量可控性,但也要看到影子銀行發展客觀上緩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完善信貸市場發展,因此應該在守住金融系統風險同時,加強制度引導影子銀行向合規、健康、可持續方向發展。

2020年12月初,大陸銀保監會發表官方第一版影子銀行報告,指影子銀行不會消失,將和傳統金融體系長期共存。報告明確界定的四項標準,將大陸影子銀行分爲廣義和狹義兩大類。銀保監會說,下一步將建立和完善對影子銀行的持續監管體系,把所有影子銀行活動納入監管,不留監管空白盲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