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形式再進化 一晚百萬日圓人氣正旺

▲ 日本和服體驗。(圖/記者蔡玟君攝)

文/特約撰述 福澤喬「上車睡覺、下車尿尿」這句看起來有點不登大雅之堂的說法,其實是過去旅遊模式中最真切的寫照。不過當網路資訊越來越發達之後,跟着團體共同行動的旅遊市場佔有率,將會有一部分轉化到「深度旅遊」以及「客製化旅遊」當中

團體旅遊利潤個人旅遊潛力大

旅遊形式可以分成「團體旅遊」以及「個人旅遊」,團體旅遊中,像是公司的員工旅遊或是團體的獎勵旅遊,一直都是旅行業者最重要的經濟命脈,團體旅遊人數多,所以議價空間就大。反過來說「個人旅遊」或是「小團體旅遊」,不但人數少、議價空間小,甚至每個成員之間的喜好與需求都有所不同,相比之下利潤也就少,這也是旅行業者總是以消極態度面對這個市場的原因。

▼ 奈良東大寺。(圖/記者蔡玟君攝)網路促進資訊透明 改變旅遊的形式

不過隨着網路的發達以及交通工具的進步,現在個人旅遊以及客製化旅遊,逐漸擡頭。日本從2018年下半年開始,把旅遊開發主力放在來自歐美長程旅客身上。對於這些旅客來說,屬於日本文化的深度之旅,會比逛街購物行程來得有趣。於是像是高野山的禪修、高千穗觀瀑甚至到永觀堂禪林寺看一眼回望阿彌陀佛。透過心靈與自然之間的融合營造出一種僅此一家別無分號的氛圍

例如在京都世界遺產仁和寺,就改裝了寺院內的老房子松林庵」,一天只接待一組客人,不過這一組客人的費用不便宜,一個晚上100萬日圓,還不包括餐飲服務。最主要的賣點,就在人們走進寺廟之後,心靈可以得到的慰藉以及平靜。即便高達100萬日圓,現在的預約狀況已經排到明年的五月了。

▼  日本鐵道。(圖/福澤 喬攝)

過去的修行之路 成了心靈療愈之旅另外位在紀伊半島熊野古道,則是推出了三天兩夜的健走旅遊行程。這個被稱爲「熊野詣」的修行參拜路線,從日本平安時代(中國的隋唐時代)開始,就成了日本人心中一生必須要做的一件事情(是不是跟現在的旅遊口號很像?)。全長51公里的山道中,沿途有許多的寺廟提供住宿以及餐飲。這項具有「戶外體驗」、「自然」以及「異文化」三個要素的旅遊行程將會成爲未來旅遊的主流趨勢

重建臺灣古道 體驗臺灣之美

具備了「戶外題驗」、「自然」以及「異文化」的旅遊模式,放在臺灣也非常的合適。過去臺灣中的茶葉農產品,都是透過平行中央山脈的各條古道相互串接之後,以人力運輸的方式,才能順利的把這些農產品送到臺北迪化街批發銷售。這種具備了文化、歷史意義的旅遊行程,最大的問題是「古道」年久失修,有些已經淹沒於荒煙漫草之間,加上沿途並沒有合適的休息住宿的旅宿或是餐廳,如果可以有效地整理,也可以開創出一個不同於夜市美食的臺灣旅遊項目。

▼ 日本江之島。(圖/記者蔡玟君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