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中國銀行原油寶出大紕漏 投資者鉅虧欲集體訴訟

大陸中國銀行推出的原油產品,因爲產品設計不良,導致投資人鉅額虧損。圖/中新社

大陸的中國銀行推出的原油寶產品,產品設計掛鉤美國WTI原油期貨,但是不合適地選擇了在最後交易日倒數第二天美市盤中進行移倉換月,遇到了重大的流動性問題,導致投資者出現鉅虧。現在投資者已經在集結,準備集體訴訟

今年以來,原油價格不斷地下跌,抄底原油的大陸投資者越來越多,據業內人士表示,近期中國銀行的原油寶產品規模快速擴大,但是風控措施明顯沒有跟上。

中國銀行錯誤的選擇了在最後時刻進行換月交割,導致市場已經沒有對手方。根據中國銀行的公告顯示,他要求客戶按照-37.63美元的結算價結算,這其實意味着中國銀行將投資者的倉位拿到了美市的最後收盤

並且投資者多方表示,4月20日中國銀行原油寶未根據合約交割時間22:00進行移倉,這已經明顯違反了中國銀行原油寶的制度設計。

按照一般投資人的理解,抄底實物資產,最多也就是本金虧乾淨,但是現在狀況是,投資者不僅僅本金虧完了,還可能倒欠銀行200%的本金。目前大陸網路已有截圖顯示,中國銀行向投資者發送的結算價格是-266.12元(人民幣,下同)。

網傳的這張結算單,投資者開倉本金是194.23元,本金388.46萬元,所以這位投資者現在總體虧損920.7萬元,倒欠銀行532.24萬元。中國銀行已經發出通知,要求投資者補充這部分穿倉虧損。(編按:穿倉是期貨用語,指客戶帳戶上客戶權益負值風險狀況,即客戶不僅將開倉前帳戶上的保證金全部虧掉,而且還倒欠期貨公司的錢,又稱暴倉。)

但是投資者並不服氣,強烈質疑中國銀行自身存在玩忽職守的嫌疑,自己的合約設計和風險控制形同虛設,並且強行讓投資者爲自己的錯誤買單。所以投資者已經在集結,準備集體訴訟。

根據中國銀行的公告顯示,他們將投資者的倉單留到了最後結算時刻,而沒有能完成盤中換月。這意味着,市場上的其他玩家全都跑了,就中國銀行自己死握着鉅虧倉位。

事實上,WTI紐約原油05合約很早就存在問題的徵兆,在期貨投資圈,大家都很奇怪是誰在死硬當多頭不肯平倉,尤其是在上週末芝加哥商業交易所(CME)修改規則後,圈內人士都覺得,這一定是有那個笨蛋海外投資者還沒有走,現在大家也看到了,就是中國銀行。

那麼中國銀行的低級失誤,到底損失了多少呢?目前市場上資料總計7千7百07萬6千桶原油在結算價附近成交。假如開倉均價爲20美元,則最後結算的總共損失高達44.66億美元,約合315億人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