酪梨要吃MIT! 農委會說「國內獨創」這樣吃最營養

酪梨。(圖/網路免費圖庫

記者崔至雲臺北報導

酪梨產季已經來臨,農委會臺南區農業改良場指出,酪梨富含維生素E、葉黃素單元不飽和脂肪酸、以及充足的葉酸食物纖維,維生素B2、B6,維生素C、鎂、鐵、鉀離子等,是營養的絕佳食物,同時又能養生保健養顏美容

改良場說明,酪梨原產中美洲,早期替代肉,又稱爲「窮人奶油」、「窮人的營養補給品」,現在因爲它的營養密度高,被金氏世界紀錄認定爲最營養的水果,其中更有多種營養元素現代人所缺乏的,於是人們逐漸發現它的價值,酪梨的身價水漲船高。

▲酪梨果實。(圖/農委會提供)

改良場提到,酪梨富含維生素E、葉黃素、單元不飽和脂肪酸、以及充足的葉酸、食物纖維,維生素B2、B6,維生素C、鎂、鐵、鉀離子等,除了是營養的絕佳食物,在加工利用上可提煉的高級果油,除供作植物性食用油、奶油外,可作爲化粧品及高級香皂原料。因爲重視養生的風潮臺灣酪梨的栽培面積隨之增加,但酪梨易感染病害,栽培相對不易,面積增長有限,全臺種植面積至今僅930公頃,仍是零星栽培,其中以臺南市330公頃與嘉義縣210公頃栽培最多,臺灣的產期爲6月至隔年2月,8至9月是盛產期,所以要吃就要把握時機。

▲酪梨盆栽培。(圖/農委會提供)

但酪梨怎麼吃最營養?改良場說是「生吃」,最簡單的料理是國內獨創的吃法,直接切塊蒜蓉醬油芥末,具有吃生魚片口感;沾蜂蜜吃甜的也行;也可以加入生菜沙拉三明治壽司卷;或搭配其他食材做成開胃菜;另做成沾醬、抹醬,加牛奶優酪乳、蜂蜜打成飲料最爲常見,是炎炎夏日消暑的良品

至於如何選購酪梨?改良場說,除了挑選品牌外,選擇果形完整、熟度足夠的果實即可,但請注意酪梨果實成熟度無法單由外皮顏色辨別,除了少數品種完熟後果皮會黃綠色轉成紫色紫紅色或黑色,多數品種果皮不轉色仍呈綠色。因此在選購時,手指輕壓具彈性就是適當的成熟度。若還是硬的,購買回去後請放置數天,變熟、變軟再食用,若超過1周才變熟、變軟,那表示採收成熟度不夠,其口感會較差。

▲酪梨熟度由右到左。(圖/農委會提供)

另外,酪梨還沒變軟前不能放冰箱,以免無法後熟。切開吃不完時則可去籽以保鮮膜密封冷藏,避免接觸空氣氧化變黑,若要長期貯存,則可以將果肉切塊冷凍。最後當酪梨吃完後,剩下一顆大種子,千萬可別丟,可將種子外殼剝去,浸在水盤或透明容器中,待長出芽及根後,還可作爲優美的室內觀賞盆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