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評丨別讓運費險肥了“羊毛黨”
近日,有女裝品牌創始人公開呼籲關注“強制運費險”,他認爲在電商平臺退貨率普遍高達60%的情況下,開通運費險還變成商家參加大促活動的強制性要求,爲商家運營帶來了巨大負擔。媒體調查發現,有人專門租倉庫做起“薅運費險羊毛”的生意,月入百萬,侵蝕商家權益。
經常網購的消費者,對運費險的規則應該不陌生。現在很多人網購時,會優先選擇那些贈送運費險的商家下單。畢竟,價值三四塊的運費險,就可以讓消費者免掉退換貨產生的快遞費,讓退換貨更無憂。
但商家的呼籲,無疑揭開了運費險表面“繁榮”的另一面——它在爲消費者提供購物便利的同時,也在無形中加重了商家的負擔。
一方面,運費險成爲電商平臺促銷活動標配,商家要參與促銷,就必須開通運費險,運費險變成了商家的強制支出。另一方面,運費險的規則漏洞,催生了一批“羊毛黨”,他們批量購買商品後故意退貨,賺取運費險賠付金額與退貨運費之間的差價,並形成了產業鏈。
在618的促銷節點上,商家站出來反對“強制運費險”,當然很正常。在電商的各個品類中,女裝的退貨率是出了名的居高不下。前不久,有女裝商家吐槽退貨率高達80%,一度登上了熱搜,商家可謂苦其久矣。
運費險沒有原罪,問題是機制不合理
退貨率上升,商家的運費險成本也會隨之增加。如果贈送運費險,是參與促銷活動的門檻之一,而薅運費險羊毛的漏洞又無法及時堵上,那麼,漂亮的成交額數據背後,商家可能得付出大量的沉沒成本,利潤空間被嚴重擠壓。
運費險變成商家的沉重負擔,肥了那些“羊毛黨”,這無疑不利於電商行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也偏離了運費險機制設立的初衷。
公開資料顯示,運費險在2010年左右誕生於淘寶,如今推廣到其他電商平臺。運費險的出現,爲退貨時誰來承擔運費而產生的糾紛,提供了一個有效的成本分擔機制。
如今,消費者的日常購物中,網購佔比越來越大,僅憑几張圖片和幾句描述便可一鍵下單購買,這種便捷性帶來了退貨率的攀升。而有了運費險,退換貨更加“絲滑”,節省了購物成本,提升了消費體驗。
運費險機制,當然不只是利好消費者。消費者購物無憂,商家可以擴大客羣;同時,相較於承擔退貨的運費,承擔運費險的成本也更低。理論上,它對商家和消費者是一種雙贏。
現在有商家吐槽訴苦,不是運費險本身出了問題,而是運費險的機制不盡合理。尤其是當它變成“一刀切”的強制要求時,那些退貨率較高的品類商家,可能會被壓得喘不過氣來。
可能有聲音認爲,電商平臺沒有壟斷市場,要求商家參與促銷就必須開通運費險也屬於平臺的經營自主權,商家如果覺得不合理,可以拒絕在這個電商平臺開店。
現在的電商市場,確實是幾分天下,沒有形成一家獨大的寡頭壟斷格局。但首先,電商平臺和商家之間,本身的強弱地位並不對等。商家面對強勢的、掌握流量分配大權的平臺,未必有多少話語權,開不開通運費險,往往只能平臺說了算。
其次,運費險被鑽空子,成爲“羊毛黨”的牟利工具,這是電商平臺的責任,產生的成本卻是商家在承擔,對商家來說自然不公平。
消費者和商家都享受利好,生意才能持續
長遠來看,如果退貨率居高不下,在沉重的運費險負擔下,商家要想經營下去,最終多半會將成本轉移到商品價格上去,結果就是商品暗中漲價,最後還是消費者埋單,受益的只有那些薅運費險的“羊毛黨”。
所以,對運費險機制進行調整優化,商家的強烈呼聲應當被聽見。電商平臺、保險公司以及商家各方,當攜手尋求更合理的解決方案。
電商平臺方面,在設置促銷門檻時,是否可以更加靈活,而不是“一刀切”,變相強制商家必須開通並承擔運費險?
平臺不應“綁架”商家,要讓商家和個人自主決定,是否購買運費險服務。這是給商家減壓減負,其實也是在敦促消費者理性決策,避免“買前不挑,買後必退”,增加退貨率,造成包裝、物料的浪費。
此外,針對運費險規則漏洞問題,監管執法部門要加大對“騙保”的打擊懲戒力度。電商平臺和保險公司,也要不斷完善運費險的賠付機制,加強風險管理和審覈力度。如利用大數據技術,精準識別異常退貨行爲,對相關賬號及時封禁處理。
商家也應該提升運營效率,優化產品設計,通過更優質的產品和更完善的售前服務,來降低退貨率,減少運費險支出。
電商行業蓬勃發展的今天,不管是強制運費險,還是引發諸多討論的僅退款制度,它給商家造成的壓力應該予以正視,該調整的要及時調整。
無論如何,運費險不該成爲商家的沉重負擔。電商平臺可以“討好”消費者,但不能完全靠慷商家之慨,犧牲商家利益。網購是一種雙方交易,商家和消費者都能夠享受到利好,商家的利益和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得到有效平衡,生意纔可能持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