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斯克向神舟十二號3名航天員順利進入空間站表示祝賀
當地時間6月17日,美國企業家、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首席執行官埃隆·馬斯克在社交媒體平臺上向中國神舟十二號3名航天員順利進駐天和核心艙表示祝賀。他說:“這是一項巨大的成就!”(央視記者 殷嶽)
神州十二號成功發射!探索太空帶來的驚喜,已經成爲人類的日常
飛行乘組由航天員聶海勝、劉伯明和湯洪波組成,聶海勝擔任指令長。航天員聶海勝參加過神舟六號、神舟十號載人飛行任務,航天員劉伯明參加過神舟七號載人飛行任務,航天員湯洪波則是首次飛行。三位航天員將在軌工作生活3個月。
3名航天員到達發射塔架在第9層等待進艙時,航天員劉伯明首先發現攝像頭衝鏡頭揮手打招呼,緊接着聶海勝、湯洪波也相繼發現攝像頭,三人同時向鏡頭揮手,氣氛相當活躍。
從神舟五號到神舟十二號,我國載人飛船又完成了一個里程碑式的飛躍。
反觀人類探索太空的歷史,在物質上,航空領域憑藉一系列科技突破,將衆多成果引入大衆日常生活;在精神上,正如NASA在其官網寫的那樣,“好奇心和探索對人類精神至關重要“。
從紙尿褲到手機地圖
60年前,尤里·加加林成爲人類第一位進入太空的宇航員。前往哈薩克斯坦拜科努爾太空港發射臺時,加加林讓司機停下車,因爲他得下車小便。
加加林在汽車的右後輪胎上方便,從此這項行爲變成了一個儀式,所有前蘇聯的宇航員在起飛時都會這麼做。
尤里·加加林成爲第一位進入太空的地球人
然而,同一時期遠在美國的艾倫·謝潑德就沒那麼幸運了。謝潑德是美國第一位宇航員,世界首富貝索斯上太空準備乘坐的飛船叫“新謝潑德“號,就是爲了紀念艾倫·謝潑德。
然而,當艾倫·謝潑德第一次躺在自由7號太空艙裡、準備工作已經進行了幾小時後,他實在忍不住要求上廁所。但當時艙門已經關閉,他的這個要求被拒絕了。於是,美國第一位航天員在進入歷史時,打溼了自己的宇航服。
艾倫·謝潑德成爲美國第一位航天員
美國第二位宇航員格斯·格里索姆獲得了一個簡易的“尿布”。爲了解決宇航員的生理需求,專家們開始研究可以在無重力狀態下吸收液體的材料。NASA也着手爲宇航員開發了新款太空服裝,這種服裝使用了聚丙烯酸鈉,這種材料能夠吸收400倍重量的高吸水性聚合物 (SAP),將水分鎖住。
這種技術後來啓發了商家,他們以此爲靈感製作了紙尿褲。紙尿褲商家Unique Wellness首席史蒂芬·戈爾曼說:“只有通過NASA的技術和理念,我們才能實現這一目標,並將其應用於醫療保健行業。”
爲了使航天員的座位能夠減輕起飛和着陸過程中重力的影響,以及更適應航天員的體型,NASA於1966年開發了記憶棉。1980年前後,記憶棉被引入了市場。今天,用記憶棉製作的枕頭、牀墊,已經成爲全球市場上的暢銷產品。
記憶棉枕頭讓我們睡得更香了?
不止記憶棉,GPS,這項技術爲所有人提供交通導航幫助的技術,也是由太空科技帶來的。
除此之外,嬰幼兒配方奶粉中基於藻類的植物油,也來自於NASA爲宇航員設計的營養強化成分;家用手持吸塵器的靈感,來自於在月球表面提取核心樣本的獨立鑽機。
白銀馬拉松賽悲劇中,爲倖存運動員保暖的毯子,材料取自美國宇航局馬歇爾太空飛行中心開發的金屬化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新冠肺炎疫情中被廣泛使用的紅外線遠距離測溫技術,最初用來測量恆星和行星的溫度。
圖中銀色的毯子,在天氣出現意外時救下了很多參賽人員
還有更多航空航天技術帶來的福音。
矯正牙齒的隱形牙套多晶氧化鋁,來自於紅外天線罩。兒童手裡的玩具水槍,是研發製冷系統時的附屬品。智能手機中自拍必備的CMOS圖像傳感器,來自於行星間任務的相機的小型化需求;拯救無數糖尿病人的胰島素泵,來自APL 太空部門;阿波羅計劃期間開發的“吹塑橡膠成型”技術,後來則變成了NIKE必備的氣墊。
自拍也與NASA有關哦
無線耳機幫助阿波羅說出了那句“這是一個人的一小步,卻是人類的一大步“,今天,打工人靠它在地鐵上度過悠閒時光。
如無意外,嵌入式 Web 技術軟件 (EWB),這項幫助宇航員們遠程操作國際空間的技術,將隨着物聯網時代一起進入每一個現代人的生活。
精神終點
比起已經帶給我們的,航天尚未帶來的東西也許更爲重要。
對於科幻小說的定義,有一種解釋是這樣的:隨着科學革命和天文學的重大發現,科幻小說後來都成了天文學、物理學和數學。
學者羅伯特·斯科爾斯將科幻小說的歷史稱爲“人類對空間和時間不斷變化的態度的歷史”。
1972年12月7日,阿波羅17號拍下了這張著名的《藍色瑪瑙》
3000年前的《一千零一夜》,已經有了水下海底社會、人形機器人和可以飛向太空的“馬“。
1683年,弗朗西斯·戈德溫寫下了《月球上的人》,300年後,阿姆斯特朗成爲了月球上的人。
1859年,人類在維克托·雨果的《世紀傳奇》中坐上飛船前往太空,也在儒勒·凡爾納的《海底兩萬裡》中遨遊深海。今天,中國三名航天員再次進入太空,而“蛟龍”號則在馬裡亞納海溝盡情探索。
地球上看“日出”,1968年阿波羅8號拍下了“地球出”,地心說被徹底埋葬
宇宙中的1500億個星系,足以承載人類無限的想象,這些想象沒有界限和終點。
太空探索有多貴?
今年5月28日,NASA公佈了2022財年的預算申請,總預算約爲248.01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591億)。其中,太空行動預算爲40.1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57億)。
人類在地球上徹底留下了自己的足跡
根據民調機構Pew2018年的調查,80%的美國人認爲,建立空間站是一項很好的投資。且在代際衝突如此嚴重的美國,“千禧一代(出生於1980年至1995年)”與他們的父輩“嬰兒潮一代(出生於1946年至1964年)”對太空探索的支持率分別爲70%和72%,幾乎沒有區別。
在支持的理由中,77%的美國人認爲,太空探索給予了年輕人希望。
正是太空探索,讓地球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