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C肝有藥醫 治癒率高達8成

健康醫療網郭庚儒報導

國內C型肝炎患者多因輸血而感染,不過自從在捐血者例行性篩檢C型肝炎病毒抗體後,已大量減少,但許多已罹病的患者卻以爲肝炎無藥可醫。醫師表示,目前已有藥物可治療,且積極追蹤治療24至48周,約有75至80%機率可痊癒。

▲慢性C型肝炎有藥醫 治癒率高達8成(圖/健康醫療網提供)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消化內科主任英傑指出,C型肝炎主要有6個基因型,包括1a、1b、2a、2b、3、4、5,以及6型。基因型1b分佈在臺灣日本東歐南歐地區,基因型1a、1b在美國較普遍,基因型4則在中東埃及北非較多。

陳英傑表示,基因型第1及4型,對以干擾素爲主的抗病毒藥物組合效果較差,治療前應檢測患者的治療耐受度、肝病嚴重度、病毒濃度數量、基因型與治療中,是否有部分病毒或生化反應在第4周測快速病毒反應,若無病毒量,且在12周時也測不到病毒量,只需治療24周即可。

但在第12周時病毒量,若無法少於治療前病毒量100倍(相當於下降2logs),將考慮停藥,但下降2logs者,必須治療48周後,再次檢測病毒量,並每半年追蹤病毒量,至少2至3次以上,纔算治癒。

陳英傑強調,有些治療效果差、無反應及治療後失敗者,以干擾素爲主的療法仍無法治癒,未來可能加上非結構性蛋白質抑制劑或聚合酶抑制劑小分子抗病毒輔助治療,甚至以不用幹擾素爲基本的藥物組合,或縮短療程爲12周治療,以減少治療的副作用

資料來源: www.healthnew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