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天氣巨災飆新高

美國天氣巨災飆新高圖╱美聯社

由於全球暖化造成極端氣候,美國今年上半年發生災損逾10億美元的天氣巨災數目多達十起,接下來將進入西部野火大西洋颶風旺季,巨災恐將進一步堆高,對經濟社會影響至巨。

■The U.S. has already had 10 billion-dollar weather disasters this year.

根據美國國家海洋大氣管理局(NOAA)的最新統計,美國今年上半年災損金額超過10億美元的天氣巨災總共已達十起,全年可能改寫歷史新高紀錄

NOAA官員指出,2020年已確定是連續第六年全年至少發生十起損失逾10億美元的天氣和氣候災害,刷新歷史紀錄。最新報告顯示,極端天氣事件對經濟和社會造成廣泛影響,由於氣候變遷,極端天氣事件可能會更常發生,強度更加猛烈。

根據NOAA的國家環境資訊中心資料,2020年上半年天氣巨災數量已追平2011與2016年的同期歷史紀錄,全年數量也可能超越2017年的歷史前高,該年美國總共發生16起災損超過10億美元的天氣和氣候災害。

今年上半年10億美元天氣巨災清一色都由強烈的風暴所造成,總共影響美國30多個州。其中,威力最大的巨災是4月12日至13日從德州刮到馬里蘭州的140多場龍捲風,災損金額估計高達30億美元,並造成35人死亡。

據NOAA表示,第二大巨災是4月7日至8日出現在伊利諾愛荷華印第安納俄亥俄密西根、威斯康辛和密蘇里州冰雹風暴,導致大約26億美元的損失,所幸沒有造成人員死亡。排在第三名的是3月下旬發生在中西部和俄亥俄峽谷幾個州的惡劣天氣,包括刮強風、下冰雹與20多個龍捲風,總共造成約24億美元的損失。

上半年災損近180億美元

NOAA指出,2020年上半年美國這些最具破壞性的天氣和氣候事件共造成80人死亡、將近180億美元的損失。

NOAA打從1980年開始就一直在追蹤美國天氣和氣候事件對經濟和社會的影響,總計這40年來,災損規模超過10億美元的天氣巨災共有273起,總災損超過1.79兆美元。

隨着全球暖化導致乾旱情況惡化、嚴重的野火以及更猛烈的風暴和颶風,可以預期天氣巨災可能衍生的經濟風險,未來仍將居高不下。

NOAA國家環境資訊中心應用氣候學家史密斯(Adam Smith)分析指出,儘管天氣事件類型通常會集中在每年特定時期,但今年上半年災損逾10億美元的巨災全都是由強烈風暴所造成,此一情況相當罕見。

史密斯表示:「今年上半年災損逾10億美元的天氣巨災竟然沒有一起與冬季風暴或洪水有關,這確實有點反常。不過,每年3到6月往往是美國發生強烈風暴事件(龍捲風、冰雹和強風破壞)的旺季,今年的情況也不例外。」

今年颶風數量恐較均值

美國接下來幾個月則將進入西部的野火季節和大西洋颶風季節,NOAA之前曾預測,2020的年颶風季颶風數量將比往年均值還要多。

機構預測,今年出現13至19個每小時風速達39英里以上風暴的可能性高達70%,其中有六到十個可能發展成颶風,包括三到六個達到3級以上的「強烈颶風」。

史密斯指出,儘管2020年上半年10億美元巨災數目已追平歷史紀錄,但他希望下半年天氣巨災數量能有所減緩。他說:「我們希望今年秋季不要重演2017年和2018年的颶風和西部野火季節肆虐的惡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