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貿易代表否決華府與臺洽籤FTA提案

華府提案推動美臺簽訂自由貿易協議,遭貿易代表海澤以「臺灣存在貿易保護主義」爲由予以否決;圖爲2012年美牛進口臺灣議題立院掀表決大戰。(本報資料照片

中美兩強進入衝突對抗的新篇章,臺灣可否乘機開啓與美國的自由貿易協定(FTA)談判?根據美媒報導,由於華府鷹派勢力擡頭,全方位加大對北京的施壓,其中,國務院和國家安全委員會提議推動美國與臺灣簽訂自由貿易協議,認爲可打到北京痛點。然而,一向對北京強硬的鷹派大將美國貿易代表萊海澤認爲,臺灣存在貿易保護主議,否決了這項提案。也爲看似躍進的美臺洽籤FTA進程踩了煞車

知情人士透露,萊海澤近日致函德州共和黨籍聯邦參議員康寧(John Cornyn),稱「美臺雙方仍面臨長期的貿易壁壘。臺灣限制美國牛肉豬肉產品進入巿場,儘管臺灣先前曾承諾解決這些問題。」萊海澤預定本月15日和大陸總理劉鶴舉行視訊會議檢討雙邊貿易協議執行情況。

劉鶴萊海澤 15日就貿易協議對談

根據《華爾街日報》報導,華府官員認爲,美臺簽署自由貿易協定,雖然在經濟上影響有限,但可能被北京視爲美國對臺的重大政治承諾。因此除了國務院與國安會大力護臺參院外交委員會亞太小組主席德納7月30日也致函萊海澤,促其展開美臺之間的FTA談判,深化與臺灣的經貿關係。還說希望在本屆國會議員任期結束前(2021年1月3日)可看到美臺簽署雙邊貿易協定。

早在去年12月,美國聯邦衆議院超過1/3席次、共160位衆議員聯名致函萊海澤,呼籲啓動美臺FTA談判,爲美國創造就業機會,同時闡明美國對臺以及區域的安全承諾。

美企遭警告陸方當說客恐觸法

值得注意的是,過去中美爆發危機,美企都扮演關鍵的踩煞車角色,但這次美企對北京也多所不滿,認爲大陸的補貼措施以及商業剽竊讓他們遭到不公平競爭,所以爲北京緩頰力道已不若從前。再者,華府對企業的遊說也不再照單全收司法部長巴爾甚至警告美商界領袖,不要替中共拉關係當說客,否則恐觸外國人代理法。

哈德遜研究所(Hudson Institute)的中國戰略研究中心主任白邦瑞(Michael Pillsbury)稱,川普對大陸強硬是因爲新冠肺炎疫情加劇拖累他的選情所致。他還透露,川普不久前告訴他,對大陸的行動還未完,「還會有更多」。(相關新聞刊A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