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新“華盛頓共識”加劇全球不平等

參考消息網4月21日報道 美國《華盛頓郵報》網站4月19日發表題爲《隨着全球化進程放緩,世界正變得愈加不平等》的文章,作者是該報專欄作家伊尚·塔魯爾。文章摘編如下:

一年前,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傑克·沙利文宣佈了新的“華盛頓共識”的到來。他在一家智庫發表的演講被視爲美國高級官員的宣言,表明美國這個世界領先的超級大國希望擺脫幾十年來的經濟正統觀念和不受約束的全球化,在國家和社會之間形成一種不同的安排。

舊的“華盛頓共識”是20世紀末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及其姊妹組織世界銀行提出的一系列新自由主義政策和措施的簡稱。這兩個總部設在華盛頓的機構要求各國強制緊縮、放松管制和進行私有化。它們強化了一種觀念,即世界是由商業和貿易聯繫在一起的,並因共同繁榮而得到提升。這成了西方和其他地區政治精英的一種信條。

如今,這些信念已不再普遍爲人接受。西方政治領導人現在用貶義詞談論全球化。沙利文指出,拜登政府擁抱產業政策和大規模刺激支出是一個重大的範式轉變,也是美國未來幾十年與中國競爭計劃的關鍵一環。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本週在華盛頓召開年度會議之際,官員和經濟學家提出了多少有些悲觀的預測。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計,全球年增長率仍將低於疫情前的水平,並警告稱未來將面臨更長期的麻煩。

這種增長緩慢對西方社會產生了重大影響,但更令人擔憂的是發展中的貧窮國家。美國和歐盟提出的雄心勃勃的刺激和補貼計劃可能會削減其他地方的投資和機會。

康奈爾大學國際貿易專家埃斯瓦爾·普拉薩德表示:“隨着主要經濟體轉向國內、貿易和金融流動陷入分裂以及地緣政治裂痕加深,較貧窮和欠發達國家可能被剝奪全球化的好處。”

當美國人和其他富裕國家的公民面臨自己的經濟逆風時,較貧窮國家的人民發現他們的政府有時無能爲力。強勢美元和外國信用評級機構的異想天開對他們生活的影響與他們自己國家的政策一樣大。

在沙利文稱讚的競爭更加激烈的時代,西方政府似乎正在以巨大的代價減少對較貧困國家的發展援助。

對許多全球南方國家來說,新的“華盛頓共識”同舊共識差不多。巴西總統盧拉辦公室的政策顧問阿德里安娜·阿卜杜努爾在樂施會的活動上以個人身份發言時說:“同一套國際金融機構仍被富裕國家主導,仍在給發展中國家開‘華盛頓共識’的生猛藥方。這種體系在助長不平等,而不是消除。”(編譯/朱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