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牛全查驗業者避風頭 首日無報關無肉可查

地方中心綜合報導

進口牛肉逐批抽驗機制20日凌晨零時啓動,進口美牛業者抱觀望態度避風頭,上午桃園機場進口倉及機放倉均無美牛等貨物報關,臺中港高雄港也沒有牛肉可查驗,食品藥物管理局人員海關待命隨時查驗。

今天凌晨零時起,行政院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等查驗人員,針對曾有違規紀錄,如美牛、加拿大牛等進口業者一律100%逐批查驗,沒有違規紀錄者維持5%常態性查驗標準

食品藥物管理局人員指出,這兩天有澳洲牛肉進口報關,但美牛等相關業者,日前得知本週開始逐批查驗,業者就採取觀望且保守的態度,爲了避風頭,這兩天都沒有美牛等產品貨物進口,因此也沒打報單

食品藥物管理局中區管理中心臺中港辦事處表示,進口牛肉業者由臺中港進口牛肉,去年委託報關行向食品藥物管理局報驗共有1200批,進口業者每次進口報驗批數不一,抽驗結果都未檢出用藥合格今天上午未接到報驗申請。

高雄港是進口牛肉主要的進口港,高雄關稅局調度人力配合,高雄關稅局表示,進口商中午前報驗進口牛肉必須於上午9時前送報驗單,但截至9時30分,並沒有進口商送單,今天中午前沒有進口牛肉供查驗作業

高雄港是臺灣進口冷凍牛肉的主要進口港,進口牛肉以美國、澳洲及紐西蘭居多。高雄關稅局統計,今年1月至2月進口的冷凍牛肉分別來自美國、紐西蘭、澳洲、加拿大、巴拿馬尼加拉瓜哥斯大黎加,其中以美國牛肉達4400多噸最多,價值新臺幣7.7億元。稽查人員表示,可能是進口廠商爲避風頭,暫停進口冷凍牛肉,導致今天上午沒有進口牛肉報驗。

食品藥物管理局等邊境查驗人員依然待命準備配合抽驗,雖然人力及經費成本增加,但他們還是以能完成檢驗工作爲最高指導原則食管局強調,只要有美牛等貨物進口,將逐批抽驗,未檢出萊克多巴胺(瘦肉精)的牛肉才能取得合格文件,由海關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