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援落空 蔣、馬分歧──蔣介石與國共和戰(八)

重慶談判時,毛澤東蔣介石合影照片。(中新社資料照片)

3月12日夜,蘇軍撤出瀋陽時,並未知會中方,附近之中共軍乘機進據,國軍因有準備,故被逐退,乃完全收復瀋陽。16日,蘇軍撤出四平街,中共軍隨之進據,重慶派遣之遼北省人員被俘(旋經交涉釋放)。4月14日,蘇軍撤出長春,中共軍以三萬餘衆圍攻之,政府先遣部隊及保警總隊抵抗不敵,18日,長春遂陷。據熊式輝報告:此乃因爲中共軍已調其熱、冀、魯等地之部隊至東北兵力驟增,加以蘇方支持,故對政府軍之接防,能爲有力之阻撓也。

協議實現而奮鬥

馬歇爾來華調停國共之衝突,是根據美國總統杜魯門1945年12月15日對華政策聲明,聲明中強調兩點極關重要:一爲國民政府與中共及其他武裝部隊之間應協商停止敵對行動;一爲召開全國主要政黨代表會議,以解決內爭,促成中國統一;當此種方針向和平及團結前進之際,則美國準備在合理條件下,對中國所提出信用借款的貸款予以考慮,這是一手拿糖一手持劍的辦法。中共對此聲明表示歡迎,其發言人聲稱:

「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一切民主派別有充分誠意,希望與中國國民黨在杜魯門總統建議的基礎上,求得妥協;但是這隻有在首先實踐杜魯門總統所建議的停止軍事行動的條件下,纔有可能。」

12月18日,馬歇爾抵達上海,21日到南京,蔣介石設晚宴款待,馬氏即以「美援」爲條件,向蔣表示:

「中美關係友好,惟美國人民不願干涉他國內政,此種情緒,相當強烈,足以左右杜魯門總統之行動;是以今後對中國之援助,將視國共雙方能否互相讓步,達成協議而定」。

22日,馬氏到達重慶,次日接見中共代表周恩來、董必武等。周之談話,頗爲技巧,充分迎合馬之口味。周說:中國不能再有內戰。我們主張由政治協商會議草擬憲法,然後由改組的政府籌備國民大會,通過憲法,使中國走入憲政的國家。並說美國有許多地方值得我們學習:1.華盛頓時代的民族獨立精神。2.林肯的民有、民治、民享和羅斯福的四大自由(原注:言論、宗教、擺脫貧困、擺脫恐懼的自由)的精神。3.美國的農業改革和國家的工業化

據馬氏說:他和幕僚見到態度輕鬆、風度翩翩、世故而又謙虛的周恩來。週一如往常,立刻與這羣美國人打成一片。周猛灌老美迷湯,表示中國應向美國學習民主、農業改革和工業化,馬歇爾的報告對周這套說詞毫無懷疑之意。

在中共的充分配合下,馬歇爾的調停在文字協定方面,十分順利,繼停戰令之後即舉行政治協商會議和整軍會議。政治協商會議於1946年1月10日開幕,31日閉幕。會議由國民黨八人,共產黨七人,民主同盟九人,青年黨五人,社會賢達九人,計三十八人組成之。通過的決議案,依中共方面之說,是他們與第三方面努力的結果,說道:

「經中共和第三方面代表努力,會議通過《關於軍事問題的協議》、《關於憲草問題的協議》、《和平建國綱領》、《關於政府組織問題的協議》、《關於國民大會問題的協議》。規定成立聯合政府,國府委員名額的半數由國民黨人員充任,其餘半數由其他黨派及社會賢達充任;規定在六個月內政府軍隊整編爲九十個師,中共軍隊按五比一的比例整編,然後全國所有軍隊統一整編爲五、六十個師;規定地方自治,這些地方可以保存人民(按:指中共)的武裝等項。……中共保證爲這些協議的全部實現而奮鬥。」

蔣受矇蔽 言之痛心

參加政治協商會議的政府代表張羣向蔣介石報告中共代表周恩來自延安歸來,曾就政治協商有關諸事與之商談,察其態度似較前轉佳。蔣自記所感曰:「政治協商會議中所決議各事,其實皆已逾越其(中共)所希冀者矣!」

蔣在會議閉幕致詞時,仍表示肯定。對於軍事方面,要使全國軍隊都能聽命政府,以達到軍令軍政和軍制統一的標準。稍後向中外記者表示:中共若不能放棄其私有軍隊,則此次政治協商會議之一切努力,均歸無效,其決議亦等於具文。

毛澤東在延安主持中共中央政治會議說:

「美國和蔣介石要以全國軍事統一來消滅我們,我們要統一而不被消滅。……全國軍隊統一,原則上我們只好贊成,實行步驟要看具體情況。」

爲落實政治協商會議《關於軍事問題的協議》,即由政府代表張治中、中共代表周恩來和馬歇爾組成軍事三人小組,商討軍隊整編工作。於2月16日的會議中達成協議,即是按照政治協商會議所決議的五比一的比例整編。25日三人軍事小組簽訂協定,即軍事整編時期一年半之久,全照中共之預計;華北五省中央軍只駐七個軍兵力,而中共則有四個軍;蔣初以爲只限於冀、魯兩省,故即批准。而不料另有談話記錄,指五省也。蔣氏顯受矇蔽,故其「言之痛心」。

由於中共宣佈其對東北政策,限制中央軍隊進入東北兵額,併爲俄軍留駐東北辯護,激起民憤,對共圍攻,中立各報無不爲之作激烈之攻擊。2月22、23兩日,重慶三十餘校員遊行示威,抗議蘇軍在東北延不撤兵,遊行羣衆經中共之《新華日報》社門口張貼標語,該報人員即出撕揭,在羣衆狂叫之下,搗毀其門窗及撕毀其書籍。26日,蔣與馬歇爾談話時,馬對國民黨之「暴力」表示不滿。蔣則認爲馬之部屬左右全受共黨之包圍與宣傳,中毒已深。(選摘自《蔣介石與國共和戰(1945─1949)》)(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