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馬英九能源政策跳票 被鎖死在燃煤跟核電裡

▲兼任民進黨主席的總統英文。(資料照/民進黨提供)

記者陶本和/臺北報導

適逢世界地球日,民進黨列出,馬英九政府時代的能源施政、能源轉型失敗的實例,包括馬政府承諾的風力發電只完成7.7%、離岸風場跳票,導致臺灣電力結構,被鎖死在燃煤核電裡;而中火空污爭議國民黨主導拍板興建10部發電機組,每年燃煤1800萬噸。反觀,總統蔡英文執政,在「加天然氣減空污、乘綠能、除核能」四個面向施政下,兼顧環境保護與供電安全。

民進黨指出,蔡英文政府執政以來,這五年政府積極推動能源轉型,往「非核、減煤、增氣展綠」的方向推進:增加天然氣發電,讓供電更穩定;減少燃煤,改善空污及碳排;加乘綠能發展,提升產業競爭力;如期去除核能,打造非核家園

民進黨指出,上述「加天然氣、減空污、乘綠能、除核能」四個面向,兼顧環境保護與供電安全,不僅符合國際關切氣候變遷的趨勢,也是民進黨落實能源轉型目標的具體做法,讓臺灣走向一個低污染、低碳排的永續環境。

在能源轉型政策方面,民進黨表示,五年來,已經有階段性成果,民進黨政府已讓空污排放和排碳只有燃煤發電一半不到的天然氣發電量增加了20%,使火力發電的空污排放量減少了55%;未來更預計要在2025年達成燃煤發電佔比降低至27%。

同時,政府發展「綠能」,從2016年到2020年,臺灣綠能建置發展量已翻倍成長,預計2025年佔比將達到20%,並創造3.2萬個綠色產業創新的就業機會;此外,政府也將如期去除核能發電,實現2025年的非核家園目標。

民進黨表示,爲因應氣候變遷危機,讓氣候治理有效落實並符合國際潮流,不僅環保署已將原先《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的框架擴大爲《氣候變遷因應法》,民進黨立院黨團多位委員也共同提出《氣候變遷行動法》,成爲臺灣第一個提出《氣候變遷行動法》的政黨行政與立法部門都共同爲減碳路徑鋪墊制度的基礎做努力。

民進黨指出,政府不是因爲世界地球日纔開始推動能源轉型,能源轉型是國家重大發展課題,更涉及環境永續與經濟發展等重要因素,民進黨上任以來終於讓臺灣能源轉型工程推上了軌道

民進黨強調,過去在馬政府八年執政的期間,可以發現當初風力發電的成長只達成馬英九設定目標的7.7%,連一成都不到;而宣示要在2015年完成國內第一座離岸風場的承諾也跳票,讓臺灣的電力結構,無法早日轉型,持續被鎖死在燃煤跟核電裡,也繼續製造核廢料難題,不禁讓人遺憾,若國民黨當年願意跟如今一樣重視能源轉型,臺灣可以更早完成目標。

至於中火燃煤議題,民進黨表示,這更是在國民黨執政時期是最嚴重的時候,中火現在的10部發電機組,也全都是當年國民黨決定興建的,尤其2014和2015年更是中火燃煤量最高的時候,一年都在1800萬噸左右;而在民進黨2016年執政後,努力落實能源轉型,到2020年,中火燃煤已減量少了610萬噸,民進黨重視能源轉型的決心看得見。

民進黨表示,國民黨現在在野高喊能源轉型口號,但是國民黨執政時對能源轉型政策卻毫無作爲。譬如能源轉型中最重要的綠能科技提升,以及智慧電網的投資,幾乎沒有任何成果,在馬英九卸任時,全國的低壓智慧電錶只有不到一萬具,小英總統四年時間卻能裝設一百萬具。

民進黨表示,馬英九更是對再生能源的定位,使用「丑角」這樣匪夷所思與缺乏遠見的詞來形容,但以再生能源目前的成長速度還有供電數據來看,證明民進黨不只可以做到,而且可以比馬英九做得更好。

民進黨承諾,未來會繼續努力維護地球永續與推動能源轉型,執政團隊不僅會跨部會一起努力,也希望結合中央與地方政府、市場和民間的力量,一起守護這片美麗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