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衆投保旅平險 有2大錯誤觀念

信用卡附贈的旅平險,大多僅保障旅途中因意外導致的身故或殘廢,而旅行業責任保險,則是保障因意外導致的身故或體傷,兩者保障額度不高、內容陽春,且均缺乏海外突發疾病、海外急難救助等特殊醫療保障。

記者林潔玲臺北報導

跨年及春節假期即將來臨,不少人都會有出國旅遊計劃,但不論是信用卡或是旅行社提供的保險,亦或是民衆自行購買的旅平險,除基本的旅平險外,還應包括海外突發疾病、海外急難救助等保障項目華南產險副總經理張鳴文表示,許多民衆認爲旅平險只要有保就可以,不必太講究保障內容和保險額度,其實這是錯誤觀念

根據交通部觀光局統計,臺灣出國旅遊人數屢創新高,101年全臺共計有逾1,023萬人次出國,較去年成長6.8%,十年來首次突破千萬人次,出國熱潮只增不減。然而,根據外交部領事事務局統計,101年駐外館處處理旅外國人急難救助共計5,303件,平均每日發生14起事件,突顯旅遊緊急事故和各項安全的重要性

儘管旅遊已經蔚爲風潮,但國人對於保險觀念仍有不足之處。華南產險副總經理張鳴文表示,許多民衆認爲旅平險只要有保就可以,不必太講究保障內容和保險額度,其實這是錯誤的觀念。

就保障內容來說,張鳴文指出,信用卡附贈的旅平險,大多僅保障旅途中因「意外」導致的身故或殘廢;旅行業責任保險,則是保障因「意外」導致的身故或體傷,兩者保障額度不高、內容陽春,且均缺乏海外突發疾病、海外急難救助等特殊醫療保障

出國旅遊到不同國家,常有不可預測情況發生,有人因腸胃不適、上吐下瀉,在國外掛急診就醫,也有人因氣候寒冷,感冒、發燒而緊急住院,但由於國外醫療費用昂貴,例如日本歐洲美加紐澳等國,一旦生病掛急診、住院3~5日,費用往往新臺幣數萬元到數十萬元不等,相當驚人。

衛福部健保署有補助「海外緊急傷病自墊費用」,但補助金額相較實際支出卻是杯水車薪,不敷使用。民衆應該在投保旅平險後,可再花費百餘元附加「海外突發疾病」,市面上部分保單,只要在國外發病前的180日未曾因該疾病就診,即有醫療保障,扣除健保補助款後,剩餘的醫療費用依據住院、急診、門診個別保險金額,可由保險公司負擔,補償其醫療損失

此外,相較於海外突發疾病的補助保戶醫療費用支出,海外急難救助是限定必須爲非疾病引起的「意外傷害」所導致的緊急事故纔可啓動。如果保戶在國外遭遇緊急事故,合作單位國際SOS機構可代爲提供醫療、旅遊、法律方面之協助,必要時可搭乘SOS班機接受緊急醫療轉送,以保障保戶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