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心房顫動致腦中風!醫從飲食習慣揪出「隱藏陷阱」

一名從事大衆運輸駕駛工作的男子,某日因突發性頭暈昏倒,緊急送醫後被檢查出是心房顫動導致血塊形成,進而引發腦中風。(示意圖/shutterstock)

一名從事大衆運輸駕駛工作的男子,某日因突發性頭暈昏倒,緊急送醫後被檢查出是心房顫動導致血塊形成,進而引發腦中風。之後該男至診間諮詢病情,醫師才發現,原來對方每天喝水常不足1000cc,且以爲多喝湯也算是補水的方式,卻忽略了其中隱藏的高鹽陷阱。醫師提醒,當血液中的鈉離子升高,會使氧化壓力增加,造成動脈硬化及血管老化風險提高,不可不慎。

營養功能醫學專家、醫師劉博仁在臉書專頁「劉博仁營養功能醫學專家」發文表示,過去曾收治一名從事駕駛工作的男子,先前因心房顫動引發腦中風送醫治療。在諮詢的過程中,劉就發現,該患者除了三餐口味重鹹外,每天飲水量還經常不足1000cc,但對方卻表示,平常都有喝牛肉湯、肉羹湯等。

聽完該名患者的陳述後,劉博仁直搖頭,指出這些湯品,其實都隱藏了高鹹,當人體攝取過多的鈉離子,會使血液中的鈉升高,導致氧化壓力增加、血管內皮容易受傷,增加動脈硬化及血管老化的風險。

劉博仁接着指出,更麻煩的是,該患者不喝水、工作又屬於開車久坐的型態,這些都是對血管健康非常不利的因子,容易引發心臟疾病及中風。

藉由此案例,劉博仁呼籲,要喝足夠的水,且最好是每天2000cc以上。另外,他說,若是某一餐吃的非常開心,但吃完後需要飲用大量的水,代表說這一餐吃太鹹了,也值得多加註意。研究也證實,喝水不足、攝取太鹹,容易導致衰老。

至於該如何喝水才正確?家醫科暨肥胖症專科醫師陳韋螢曾分享,飲水量粗估爲體重(公斤)乘以30~35cc。以60公斤的人爲例,一天飲水量約1800~2100cc,若有在運動或勞力工作者,依此公式再另外加1至2杯水。但要注意的是,要分段小口的喝,身體纔能有效吸收及運用,且不要等到出現口渴感覺才喝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