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開弔車綁架「8藍鵲雛鳥」 幼鳥平安歸巢一家團圓

臺灣特有種「臺灣藍鵲寶寶平安回到爸媽身邊,結束這場驚魂的綁架記。(圖/臺北市動物保護處提供,下同。)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北市動保處成功將藍鵲寶寶送還爸媽,並要求民衆勿獵捕或騷擾臺灣藍鵲。動保處日前接獲民衆通報南港社區附近有人違法「開弔車」獵捕臺灣藍鵲雛鳥,當日立即查獲涉案人及被綁架的8只臺灣藍鵲幼雛,幼雛先交由臺北野鳥學會代照護,並於13日成功將幼雛放回巢內,讓幼雛與原親鳥家族團圓

北市動保處長嚴一峰表示,本次非常感謝南港北興宮及附近社區居民守望相助,熱心通報,纔可以在當日迅速找到涉案人並將幼雛帶回,亦感謝臺北市野鳥學會救傷站協助照護8只臺灣藍鵲幼雛。

由於親鳥纔是最好的照護者,因此動保處於確認幼雛健康狀態無虞後,已於於13日使用吊車將雛鳥放回巢內,並播送幼雛索食迴音來吸引親鳥回籠,等到下午才確認親鳥回巢照顧8只幼雛,讓本次意外的違法案件最後以「溫馨方式結案

北市動保處嚴一峰表示,這次違法的涉案人謝姓男子,尚不清楚他的作案意圖,將會約談依法究責。臺灣藍鵲是「臺灣特有種」,也是本市市鳥,並經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公告爲保育類野生動物(保育等級Ⅲ),依野生動物保育法第16條規定,保育類野生動物不得獵捕、騷擾、虐待、飼養及繁殖。

▲臺北市野鳥學會野鳥救傷中心協助照護8只臺灣藍鵲幼雛。

北市動保處補充說明,這幾年來臺灣藍鵲相當適應都市型環境,本市近山邊地區常可以看到牠們的蹤影,每年的4到9月是臺灣藍鵲的繁殖季節,近年雖偶有臺灣藍鵲因護巢本能攻擊市民之案件,但多數市民皆相當關心周遭環境有臺灣藍鵲築巢育幼,這一次的案件亦是非常好的公民參與及環境教育

北市動保處呼籲,面對野生動物,正確保育觀念就是「不餵食、不干擾、不主動接觸」。絕對不得以任何形式徒手鳥網等獵捕野生動物,依法最重可處5年有期徒刑,併科新臺幣100萬元。並且不要因爲想親近、餵食或是「誘拍」野生動物,對於棲息於周遭的野生動物給與多一點的關心但不要多加干擾,使臺北成爲對動物最友善的城市

臺灣藍鵲小檔案

臺灣藍鵲是普遍性樹棲型留鳥,棲息在1800公尺以下的中低海拔山區丘陵,1200公尺以下最常見。偏好常綠闊葉林次生林的中上層、樹冠雜食性,以昆蟲漿果榕果爲食。在樹冠間移動時,常見一隻接一隻前後通過,又稱爲「長尾陣」。4-9月爲繁殖季,繁殖時有特殊的巢邊幫手行爲,多隻成鳥集體照顧雛鳥。因護巢、護幼本能常會攻擊路過民衆,民衆可撐傘或戴帽子避開因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