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瘤治療大進展!長庚開發「手術導航聚焦超音波」定位癌細胞

長庚醫院研究團隊開發「手術導航導引聚焦超音波系統」。(圖/長庚醫院提供,下同)

記者趙於婷臺北報導

惡性腦瘤治療大進展!長庚醫院研究團隊開發「手術導航導引聚焦超音波系統」,有助腦部打開一扇窗,讓藥物在特定的時間到達指定地點,大幅提升治療效果,更成功完成世界首次臨牀試驗成果也在今年2月刊登於頂尖國際期刊科學前沿(Science Advances)」。

該研究團隊由林口長庚醫院神經外科魏國教授領導。魏國珍表示,腦瘤的治療效果不好,病人存活期平均只有約14到16個月,主要原因是絕大多數的治療藥物都會被腦部特有的血腦障壁阻隔在外,藥物無法進到腫瘤區殺死癌細胞,因此團隊進一步利用手術導航系統引導穿顱聚焦超音波。

魏國珍說,聚焦超音波是一種可以無創穿透顱骨能量,如配合微氣泡一起作用,則可在腦部特定區域暫時開啓血腦障壁,利用此項特性,可輸送化學治療藥物以清除腫瘤,進行局部神經調控治療退化性神經疾病,對腦疾的治療有很大幫助,但是如何將超音波的能量精準引導到最適當位置,一直是重大挑戰

▲該系統可幫助外科醫師進行手術。

研究團隊首度利用常規神經外科手術所應用的手術導航系統引導穿顱聚焦超音波,魏國珍說明,由於該系統具有高度的精準性,在動物實驗時期發現亮眼成果,無論是引導奈米藥物載體或傳遞治療用基因到腦部均成效良好,獨創性和高度臨牀應用價值獲世界多國專利,且被美國超音波協會肯定。

其中的手術導航是藉由立體攝像機的偵測,將腦部結構病竈資訊即時傳輸電腦導航系統,由電腦軟體處理並呈現出相對位置的影像資訊,幫助外科醫師進行手術,可減小傷口並降低對正常組織結構的損傷,提升手術的安全性與精準度。

魏國珍表示,這次完成的手術導航聚焦超音波人體試驗,共收案惡性腦瘤患者六例,經過分析試驗結果顯示,聚焦超音波焦點定位精準度誤差範圍低於2公釐,核磁共振檢查呈現血腦障壁順利依時啓閉且無腦出血等不良副作用,高度顯示這項系統的臨牀應用價值。

▲長庚完成手術導航聚焦超音波人體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