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部人士確認:碧桂園聯席總裁朱榮斌將離職

文/樑爽

5月10日深夜,微信公衆號“見地”稱,碧桂園聯席總裁朱榮斌即將離職,消息得到多位碧桂園內部人士確認。但文章隨後被刪除。

本站房產連夜向碧桂園方面求證朱榮斌是否離職, 多名碧桂園高層均表示確有此事,一名高管表示,最快今天下午(5月11日)會發公告。

多位內部人士提到,朱榮斌離職的消息早有苗頭,離開可能是個人選擇。一名熟悉朱的人士告訴本站房產:“個人感覺,他覺得在碧桂園自我價值實現不大。”

此時,本站房產聯想起與朱榮斌有關的幾件事。

1、今年3月22日的碧桂園集團業績會,是集團管理層一年一度最重要的公開活動。作爲聯席總裁的朱榮斌意外缺席。對於這場重要缺席,碧桂園方面未作解釋,內部人士對本站房產含糊表示他“剛好有事”。這麼巧?

2、更早之前,今年2月份,碧桂園一位區域公司高層向本站房產透露,一線事業部“可能會取消”,彼時,北京深圳公司總裁已離職,原來的北京團隊併入環京區域公司,成立不久的深圳公司也被撤銷。不僅北上廣深“四大諸侯”已去其二,一線公司未來都可能併入區域公司。

3、2013年加盟碧桂園後,負責土地資源拓展的朱榮斌說服主席楊國強,不再固守三四線,轉向一二線發起進攻。但這個過程並不順利。受限於一線城市高昂的土地成本和集團“一視同仁”的盈利要求,朱榮斌所組建的一線事業部未能在拿地上有大突破,獲得的項目零零星星。在這種情況下,碧桂園各區域公司也被獲准在一線拿地,一切結果導向,誰拿地誰開發。進攻一線的決策,已超出朱榮斌掌控範圍。

4、廣州是朱榮斌在富力任職時就熟悉的戰場,也是他到碧桂園掌管一線事業部之後的“大本營”,一線事業部在廣州的生存空間已變得越來越小。據本站房產瞭解,去年年底,碧桂園廣清區域公司進行了一番架構調整,團隊劃分成廣州東、廣州南、廣州西、廣州北、廣州公司五大片區。其中新成立的廣州公司,由原廣清區域總裁助理、現廣清區域執行總裁郭莉擔任總經理,3月6日便在天河區拿到了地;廣清區域內部實力最強的廣州東城市公司,也在繼續深耕郊區增城之外,重點攻克廣州的中心城區黃埔。

“老闆放開了,說廣州不是隻有朱榮斌可以搞,大家都可以搞,”該區域公司一名內部員工對本站房產說,“反正結果導向,確實是朱榮斌沒怎麼搞定市區。”

“郊區之王”碧桂園全面進軍一線城市的決定始於2015年。該年4月和7月,碧桂園相繼在上海、深圳、廣州的市區通過收併購方式獲得首個項目,並着手在一線城市組建城市公司。2015年7月,一線事業部正式成立,由集團聯席總裁朱榮斌直接統領。總部給予其較高規格的自主拿地權,但同時會以“一視同仁”的標準對新項目的投資考覈、資金回報進行評估,從而嚴格把關

一線事業部和總部的“雙重決策”,直接引發2015年10月碧桂園在北京豐臺退地事件,主要原因就是拿地後總部評估認爲地價太高,成本算不過來。此後,北京公司徘徊於環京地帶,其餘的三大一線城市公司也止步於小體量項目,未對市區真正形成攻勢。

北京退地事件發生後,朱榮斌曾試圖重整旗鼓,在2016年4月帶領一線事業部首次在廣州亮相,顯示出進軍一線的信心。但接受採訪時他又流露出無奈。他透露,碧桂園拿地鼓勵內部競爭,不限制其他區域公司在一線城市拿地,因此一線事業部要在“夾縫”中生存。更重要的是,一線城市拿地競爭極爲激勵、成本高企,開發投資邏輯與三四線城市不同,可總部不放寬投資回報的要求,寧願進展慢,項目必須“做一個成一個”,不允許試錯。

碧桂園對外表態一直是不會“硬闖”一線,對一線事業部不設定業績考覈目標。但碧桂園主席楊國強也曾對朱榮斌開玩笑說:“在一線城市,你只做一兩百億就對不起你這個聯席總裁的位置。”

一語成讖。在碧桂園邁入3000億規模之後的第一年,集團人事調整頻頻,聯席總裁朱榮斌離開,加上此前CFO吳建斌的出走,外界津津樂道的“三斌”明星職業經理人陣容已完全拆解。

但也要留意到,兩大高管流失的同時,營銷“少帥”程光煜、CFO伍碧君、非執行董事陳翀等新面孔陸續走上重要崗位。有分析人士認爲,碧桂園發展到今天,發展進程早已不是一兩名高管去留可以左右,集團更注重內部機制和公司治理的日趨完善。

舉個例子,一線事業部的解散,並不意味着碧桂園放棄一線城市。一位身處一線的高層對本站房產明確表示,“一線城市戰略不會調整,集團繼續加大對一線城市的拓展力量”。

而且跟一線事業部相比,部分區域公司“進城”效率似乎更快。例如5月3日,碧桂園剛剛在北京拿下了密雲新城地塊;而集團副總裁宋軍領銜的廣清區域公司,推行“片區化”管控後,強化了對廣州市的全方位進攻。

3月6日,郭莉帶領的廣州公司與河間市瀛通物業有限公司簽訂股權收購協議,獲得廣州市天河區智慧城東南總部片區、緊鄰地鐵21號線站口的地塊,佔地22.9畝;3月24日,廣州南城市公司在番禺區獲得核心商辦項目,定位是區域高端資產;4月26日,廣州公司總經理郭莉與怡和集團在中心城區商談潛在合作意向,總裁莫斌在場;同時,在增城、從化、花都等外圍區域,廣清公司都增加了拿地力度。

碧桂園廣清區域董事長宋軍同時是集團副總裁。他表示,成立城市公司之後,各條線權力更大程度下放,城市公司要對內部各項目的管理指標負責;而廣清區域總部以後的管理模式會類似集團,區域總部只作制度標準、管理考覈、幫扶城市公司/項目方面的工作。

這相當於“四級管控”。宋軍非常重視這場改革,稱“城市公司的成立是區域發展到一定規模後的必然產物,也有助於區域下一階段持續發展”。在2016年初,區域公司成本部就設置了片區成本經理,爲片區實體化做準備。

據本站房產瞭解,權力下沉後,區域內部各城市公司對項目的執行速度更快,但在管控上面臨更大的挑戰。一線城市的開拓成本高是客觀事實,即便區域公司全面開火“進城”拓地,市區項目也很難在5個月之內實現開盤,內部各城市公司之間的步調難以一致,會面臨管控上的障礙。例如,有的工程部精英安排到市區項目後,由於開發報建流程還沒走完,無法施展拳腳

可見,在區域公司更充分的競爭之下,碧桂園換了一種方式闖一線,但盈利機制和投資回報的標準沒有鬆綁,“同心共享”機制更是強化了全體員工對項目去化週期的關注。這必然需要磨合。那麼,對週轉和成本極度敏感的碧桂園,是否能夠克服“進城”的陣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