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有「拜月亮」習俗嗎?男求科舉及第女盼姣好容貌

▲你知道有拜月亮習俗嗎?尤其在宋朝,男拜求及第,女拜求美貌。(圖/取自NASA)

大陸中心綜合報導

中秋節是華人傳統的「重要三大節日」之一,也是許多在外地異鄉遊子返家和家人團聚的重要日子。有大陸的民俗專家表示,中國很早以前就有「拜月亮」的習慣,而且月亮被「神格化」之後,宋代的男女就會向月亮許願,男生祈求能金榜題名、女生希望能有姣好面貌

根據《新華網》報導,中國民俗學會常務理事黃濤表示,拜月亮的習俗起源於先民對於月亮的自然崇拜和神話。周朝以前,原本對於日月的祭拜是隨意性的,周朝之後,才演變成在固定場所內有程序性的祭祀制度,並且成爲皇權象徵。

隋唐時期國力強盛,奠定節日出遊基礎,例如唐初時期的中秋節,原本是屬於皇家所有的拜月活動,演變成家家戶戶全民賞月活動,包括聚會賦詩等習俗都在此興起;到了宋朝,「拜月亮」成了所有少男少女的全民活動。他們會穿上成人服飾,到樓上庭園焚香拜月。

男孩部分,大多祈求「早步蟾宮高攀仙桂」,期望能科舉及第,得到功名利祿女孩部分則是祈求「貌似嫦娥、圓如皓月」,希望能有姣好的面貌。而中秋團圓的習俗,則是到了明清之後纔出現;有民俗專家表示,明清時期的中秋節,一般富商仕紳家裡,會擺設天香案桌,放上嫦娥、月宮玉兔吉祥圖像,除了放上月餅桂花高之外,還吃毛豆莢芋頭

►►►秒飛遙遠國度--歡迎「ET看世界粉絲團

►►►傳送第一手的新聞,鎖定《ET即時》粉絲團就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