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時少走醫院65歲常住 偏愛儲蓄險輕忽保障型健康險

▲2016年國人10大死因統計,以癌症居首。(圖/資料照)

記者李蕙璇臺北報導

去年一整年壽險界理賠保費統計中,以健康醫療險居首,且以65歲以上住院費用佔4成3,保險事業發展中心提醒別以爲年輕時少走醫院,就輕忽了未來醫療的風險,避免過度儲蓄險爲主,未雨綢繆提早了解及規劃自身的保障型保險。

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處的資料,2016年住院醫療費用計 1,948 億點,其中男性佔55.3%,女性佔44.7%;若以年齡分析,65歲以上住院醫療費用佔43.5%,將近一半的比例,顯然年紀愈大,在醫療費用的支出愈高。

再看當年度10大死因依序爲惡性腫瘤(癌症)、心臟疾病肺炎腦血管疾、糖尿病事故傷害、慢性下呼吸道疾病、高血壓性疾病腎炎腎病症候羣及腎病變、慢性肝病肝硬化

標準化死亡率除癌症、慢性肝病及肝硬化較前一年有下降外,其他均呈上升。如以年齡別來看,1至24歲死亡人口以事故傷害居死因首位;25至44歲以癌症與事故傷害居前二位;45歲以上則以慢性疾病之癌症與心臟疾病居死因前二位。

財團法人保險事業發展中心以上述國人的疾病醫療開銷費用、10大死因的年齡層分析,建議民衆選購商業保險時,迴歸保險基本面的主力,即「保障型保險」。

由於市場利率持續維持,政府單位基於商業保險公司財務風險考量,爲避免過度吸收仍較市場利率行情高的儲蓄型保險商品,而造成投資及財務的壓力,因此大力推廣保障型保險商品。

所謂的保障型保險,泛指一般的終身或定期壽險、意外險醫療險,也就是除了還本型終身壽險或定期養老險,以及近年來見報率最高的投資型保險以外的商品,都可以說是廣義的保障型保險。

保障型保險可以說是保險規劃裡最基本的保障,不論是一般終身壽險、定期壽險或意外險,都是如同蓋房子地基一樣,如果沒有穩固的地基基礎,縱使上面蓋了富麗堂皇別墅,也都會有搖搖欲墜的威脅。保障型保險即扮演地基角色,除了基本功能的保障之外,更能負起提高國人平均保額不足的重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