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年開紅盤國泰金、富邦金向錢衝

六大壽險公司稅後獲利情況

金牛年首月,獲利依舊要牛氣沖天國泰金控富邦金控1月稅後獲利創歷史新高,各賺進217.4億及202.4億元,國泰金並在16日發新聞稿強調金牛年要挾着元月獲利的氣勢,繼續「勢如破竹」。兩大金控的壽險子公司1月底淨值股債未實現獲利,合計仍高達3,400億元左右,市場預估2月兩大金控獲利應該依舊「驚人」,要撐起2021年的基本面

臺股仍守穩萬五以上,牛年要繼續挑戰高點,美股亦維持相對高點,同時低利率環境持續,大型壽險公司投資股票債券已累積相當龐大的未實現利益,可作爲2021年獲利「堅強後盾」。

元月國泰人壽、富邦人壽共實現股債資本利得近500億元,推升元月獲利創新高,國壽元月稅後賺186.5億元,創其成立近60年來單月最高獲利紀錄,富邦人壽單月稅後亦賺157.86億元,亦是成立近30年來的單月新高。

先不看攤銷後成本(AC)項下的債券未實現利益,國壽及富壽光是放在透過其他綜合損益公允價值(FVOCI)項下的股債金融資產,及覆蓋法項下的股票、基金等,未實現利益就十分驚人,扣掉兩家去年第四季及今年1月合計已實現約800~900億元資本利得後,國壽1月底淨值下還有近1,900億元金融資產未實現利益,富邦人壽有近1,500億元,即兩家獲利本仍「很粗」。

由於富邦產險今年將慶祝成立60年,同時國泰金及富邦金年底亦是成立滿20年,又遇上史上難得出現的股債多頭行情,市場預估,只要各國寬鬆貨幣政策不收回,資金仍在持續推升資產價格,則今年兩大金控獲利將持續「亮麗」。

不過因爲市場瞬息萬變,疫情是否再有變化也很難說,因此國壽及富邦人壽今年似乎都不約而同採取資本利得先落袋爲安的策略,尤其是部分股票波動性較大,若獲利已高,即會先部分收割,2020年兩大壽險2月稅後獲利合計85億元,今年預估可能是百億元起跳。

除國壽、富壽,若加上南山人壽中國人壽、臺灣人壽等,五大壽險公司元月底淨值下金融資產未實現獲利近5,800億元,元月六大壽險稅後已賺474億元,比去年同期多賺275億元,2月有機會亦比去年2月的206億元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