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糧署推出食米教育遊程 體驗不一樣的稻田知性之旅

農村稻草文化,將稻草堆疊成「芭樂草人」等景象,生動又活潑,呈現農村田野風光。圖/劉朱鬆

農村稻草文化,將稻草堆疊成「芭樂草人」等景象,生動又活潑,呈現農村田野風光。圖/劉朱鬆

繼經濟部產業發展署推動全臺觀光工廠之後,全臺中小型農村休閒旅遊景點,也成爲民衆尋幽探尋的新景點。農糧署爲推廣食米教育,今年結合國內優質稻米產區的地區農會及米糧業者,精心規劃八條路線食米教育遊程,遍及臺北市、苗栗縣、臺南市及花蓮縣等七個縣市,推出一系列老少咸宜,兼具探索啓發的食米教育遊程。

農糧署表示,食米教育體驗遊程路線,遍佈全國北中南東各地,非常適合家庭全家大小、全國機關團體或企業員工戶外出遊踏青,或學校體驗從教室搬到稻田的校外教學,藉由實際農村生活體驗,感受稻作配合節氣、時令栽種的農耕智慧,及米食文化多元的加工樣態,進而啓發並認同米食均衡營養觀念。

當您漫步悠遊稻田,可觀察稻禾鴨如何守護有機稻場生態環境,或於體驗插秧時,感受退後,亦是向前的哲理蘊含,並於收割慶豐收時,享受富含人情味的豐盛割稻飯,還有利用收穫後的稻草資材,凸顯堆「草囷」(俗稱「草垺」)資源永續概念等。

其中,苗栗縣的山水米公司的「山水米-玩米主義」,農糧署日前舉辦示範遊程,行銷全臺食農教育遊程。與會的農糧署長鬍忠一表示,農糧署結合國內優質稻米產區的地區農會及米糧業者,特別規畫食米教育體驗遊程,希望讓國人能真正瞭解「食農教育」。

農糧署強調,民衆重視休閒旅遊時光,時常關注新興觀光景點,同時也樂於嘗試不同生活型態體驗,因此,該署爲推廣食米教育,並滿足國人對國內旅遊行程的期待,鼓勵國人蔘與食米教育體驗遊程,懂得選擇在地、優質的米食,爲自己健康加分,瞭解國產稻米的生產安全流程,更珍惜粒粒皆辛苦的「香Q」白飯,養成喜愛米飯的飲食聰明選擇。

上述食米教育遊程,還可體驗稻草工藝DIY,編織獨一無二的紀念品或製作稻草人鉛筆,贈送友人表達心意。

參訪的遊客也可體驗各式手作米食料理,如農夫割稻飯、草仔粿製作及彩色湯圓等,體驗一日農家生活,並深化對國內優質稻米產區的經營模式與安全品管流程的認知,親自感受傳統米食文化,及智慧農耕智慧的演進,來一場與衆不同的稻田知性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