濃濃年味裡 文化很動人
創作新內容
傳統技法 繪出現代風
本報記者 朱 虹
在天津霍慶有年畫博物館的畫室裡,一排剛畫好的仕女圖栩栩如生。“傳統的楊柳青年畫很少單獨畫仕女,這是我特意爲春節創作的。”霍慶有說。
楊柳青木版年畫以產地天津西青區楊柳青鎮而得名,2006年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遺名錄,2007年,霍慶有成爲楊柳青年畫代表性傳承人。
“傳承人3個字,是山一樣的責任。”霍慶有說。楊柳青年畫產生於元末明初,歷史上鼎盛時期“家家會點染,戶戶善丹青”。如今,貼年畫的人不多了,霍慶有一直琢磨如何讓年畫走近現代生活。
傳統的楊柳青年畫大致分爲娃娃類、民俗類等,霍慶有創作的仕女圖以傳統年畫《金玉滿堂》中的人物爲藍本,“特色鮮明,線條簡潔,符合年輕人的審美。”不僅如此,霍慶有還以傳統年畫題材爲藍本,創作了抗疫主題年畫。
在製作程序上,霍慶有也嘗試創新,“套色時,以往先套主線後套顏色,難以體現主線的立體感,我改成先套顏色最後套主線,畫面線條更加流暢靈動。”這大大增加了製作難度,因爲木版年畫屬於無標記印刷,要對好線版,不偏不歪,完全依靠創作者的經驗。手工彩繪是楊柳青年畫獨有的後期製作工序,霍慶有出版了手繪填色書,“家長和孩子可以一起動筆,在黑白線稿上填色,隨着畫色豐滿,更能感受到年畫的美。”
在霍慶有看來,楊柳青年畫傳遞着人們的審美情趣和生活理想。時代在變,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追求沒有變。把年畫傳承好並有所創新,就是他的使命。
青春新動能
指尖藝術 綻放年輕態
本報記者 申智林攝
臨近春節,江蘇蘇州高新區鎮湖街道的姚建萍刺繡藝術館內頗爲熱鬧,非遺蘇繡的90後傳承人姚蘭正忙着招待大家。“我們設計的年禮——‘牛’轉乾坤很受歡迎。”姚蘭指着金光燦燦的設計樣品說:“運用傳統的盤金繡,喜氣洋洋,希望能給人們帶來好運。”
姚蘭成長於蘇繡世家,母親姚建萍是蘇繡國家級傳承人。近年來,姚蘭感到令全家人引以爲傲的蘇繡技藝面臨着傳承發展的困境。在母親的支持下,姚蘭堅持學習藝術,加深了對蘇繡的理解。
如今,姚蘭想做的,是讓蘇繡成爲“爲美好生活服務”的產品。“蘇繡傳承了2000多年,不該只待在博物館裡,只有融入生活,才能真正‘活起來’。”2018年初,姚蘭與大學同學李文博、妹妹姚卓等一起成立了新品牌“姚繡”。
“姚繡”主打年輕化、生活化。“我想做年輕人喜歡和消費得起的蘇繡產品。”最受歡迎的是一款用蘇繡作錶盤的腕錶,“手錶是記錄時光的載體,蘇繡是凝結時光的藝術,消費者戴在手上也成了非遺的傳播者。”如今,“姚繡”團隊裡集結了10多名青年設計師,蘇繡跳出畫框,變成手機殼、耳環、筆記本、卡包。他們還設計了很多蘇繡教學課程,讓更多人在線上線下接觸這項技藝。
“我看到了年輕人的喜歡,也看到了‘設計’在非遺創新發展上的潛力,這給了我們繼續堅持的動力。”姚蘭充滿信心,“新的一年,希望蘇繡這門寶貴的手藝能得到更多認可,非遺傳承創新繼續牛氣沖天。”
傳播新渠道
平定砂器製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張宏亮——
本報記者 付明麗
山西陽泉市平定縣冠莊村的工作室裡,張宏亮正在給新制作的“百年輝煌杯”拍攝短視頻。51歲的他出生於陶瓷世家,是國家級非遺平定砂器製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
在大多數人眼裡,砂器只是用來熬藥煮粥的砂鍋。可張宏亮覺得,要想讓更多人看到砂器的獨特之美,必須創新。他對原料配方、成型方法、窯溫控制等關鍵環節進行改良,研發了7個系列1000多個品種的砂器,還復原了一度失傳的“薄胎砂鍋”燒製工藝。這幾年,他嘗試結合山西平遙推光漆製作出色澤鮮豔的花瓶、糖果盒等作品,還融合剪紙、刻花等元素改良外觀裝飾。
爲了讓年輕人更瞭解砂器,2019年開始,張宏亮在短視頻平臺快手上展示砂器的製作過程,傳播砂器文化。不到兩年時間,他發佈了300多個短視頻,做了近70場直播,收穫了8萬多粉絲。“旋轉的韻律”“火的語言”“泥巴的驕傲”……視頻的名字凝聚了張宏亮對手藝的熱愛,“我想讓更多人看到砂器的魅力。”
古老砂器也在線上傳播中收穫了更多網友的關注和認同。有網友留言說:“普通的泥巴在大師手裡變成了一件件藝術品,向手藝人致敬!”
張宏亮讓平定砂器“觸網”的探索,也是鄉村手藝人創新傳播渠道的縮影。據瞭解,快手“幸福鄉村帶頭人計劃”持續關注鄉村創業者,截至去年11月已發掘和扶持超過100名鄉村創業者,培育出57家鄉村企業和合作社,累計帶動1萬多戶貧困羣衆增收。
民俗新表達
本報記者 申智林
“紅色故事永傳頌嘞,溜——喂!”
湖南省郴州市汝城縣沙洲瑤族村的“村晚”舞臺上,汝城山歌(瑤族山歌)正在彩排,來看節目的村民圍在臺下叫好。
汝城瑤族山歌是當地百姓在生活和勞作中形成的一種音樂形式。上世紀90年代起,愛唱歌的李德仁就有計劃地收集保存原生態的唱腔唱詞,閒暇時,他常組織山歌隊練習。幾年前,作爲汝城山歌的一種,汝城瑤族山歌被納入郴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李德仁成了瑤族山歌代表性傳承人。
今年,文化和旅遊部公共服務司、全國公共文化發展中心和央視頻聯合舉辦2021年全國“村晚”示範展示活動,沙洲村成爲分會場。得知縣裡在徵集節目,李德仁馬上報了名。如何利用好向全國展示的機會,讓山歌走得更遠?李德仁從形式創新上下功夫。“瑤族山歌一般是兩個人,至多6個人對唱,基本沒有動作。” 李德仁說:“這次的舞臺很大,如果只是6個人站在臺上會顯得很呆板。”爲了增強表現力,他們把參演隊員增加到10名,並加入採茶、挑水等日常對歌情景的動作。他還請汝城縣文化館理事會副理事長曹霞設計了一套動作,手把手教隊員表演。
“現在,我們的山歌不僅好聽,而且好看。”看到村民們的反應,隊員朱裕蘭很自豪。
“文化傳播也要適應觀衆需要。”李德仁說。不僅是瑤族山歌,“村晚”舞臺上,畲族歌舞、抖餈粑等好幾項民俗演出都讓人眼前一亮。
“技藝活起來,文化動起來,非遺會有更強的生命力。”李德仁說。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