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上下班可行嗎? 跑者需考慮7個問題

本站體育7月13日報道:

如果能夠每天跑步上下班,對於跑者來說無疑是一舉兩得,既鍛鍊了身體又能省下一筆交通費,還不用擔心交通擁堵。不過,在決定跑步上下班之前,跑者需要考慮一些問題。

距離和安全性

如果上班的距離超過20公里,最好還是別選擇跑步上下班,畢竟長距離跑步的意外因素較多。當然,可以選擇跑一段路,然後再乘坐公共交通。上班距離15公里以內都是可行的,至少可以偶爾跑一次。另外也要考慮路上的安全程度。如果某段路只適合機動車通過,跑者還是最好別跑步。

是否需要洗澡

下班跑步回家的話,可以直接在家裡洗澡。跑步上班的話,就需要考慮到單位後是否需要洗澡,單位是否有洗澡的地方。短距離的跑步可能出汗較少,用溼巾或毛巾擦拭一下即可。如果距離較長,再加上天氣較熱,出汗較多,不洗澡的話會影響到工作。

需要攜帶的物品

如果上班時只需要帶着手機、錢包或者鑰匙,一個雙肩包或者腰包就可以解決問題。如果需要攜帶換的衣服,或者工作需要的筆記本電腦,跑者就要考慮是否有必要跑步上班了。畢竟,攜帶過多的物品會影響到正常跑步。

跑步時間

工作距離比較近的話,跑者可以選擇上下班時都跑步。如果距離稍遠,就要考慮是上班時跑步還是下班時跑步。喜歡晨跑的跑者,可以選擇跑步上班,而且運動之後會讓人精神煥發,工作效率也會提高。習慣晚上跑步的人,可以選擇跑步下班,但對身體的考驗有所加大,畢竟工作了一天,身體會有所疲勞。

換乘計劃

對於上下班都跑步的人來說,這不是問題。如果只是跑步上班或者下班,就需要考慮返程時該怎麼辦。比如上班時跑步,那麼下班時該怎麼回家,需要提前計劃好。還有一種情況是隻進行部分跑步,剩餘的路程如何完成,也需要跑者提前做好規劃。

備份計劃

意外因素是必須要考慮的。比如下雨了,或者腳扭傷了,此時該怎麼辦?這就需要跑者對沿途比較熟悉。如果腳扭傷了,知道最近的診所在哪裡,儘快進行治療。

安全第一

有的跑者喜歡一個人聽着音樂跑步,也有的選擇和同事一起跑着有說有笑的下班。不管是哪種方式,都要時刻把安全放在第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