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丁允恭的土壤

(圖/本報系資料照片

監察院15日決定彈劾前總統府發言人丁允恭,確認他在高雄市新聞局長任內周旋數女,把辦公室當「炮房」,涉性騷擾,且敗壞官箴。監院總算硬起來,迴應了社會訴求,但丁案令人省思,爲何民進黨培養的青年才俊私下如此作奸犯科?若不被揭發不以爲意,被揭發了還認爲是遭人入罪。

去年9月被爆料在高雄市新聞局長任內胡作非爲的丁允恭,除正宮何女外,還與3女糾纏不清,甚至在辦公室上演情色大戲,震撼政壇。丁事後雖辭去總統府發言人一職,行政院蘇貞昌卻說他「很有才華」,大有感嘆年輕人沒學好可惜之意;先前農委會主委陳吉仲遇萊豬非議蘇揆也曾主動提陳父養豬戶,遭口蹄疫重創,以致陳吉仲「可憐到吃頓像樣的飯都沒辦法」。

蘇揆是要告知外界,年輕人犯錯,要多些寬容,少點苛責;看看前行政院發言人丁怡銘,即使因牛肉麪事件進了分局筆錄,事後辭職了不也雲淡風清。

蘇揆的話是沒錯,問題是若換成藍營的人犯錯,卻成了天地不饒的大事何曾見民進黨寬容過?看看前高雄市長韓國瑜下臺後還被追殺便知。臺北市議員徐巧芯不過公佈疫調足跡,就被當亂源喊打。

爲何同樣是年輕人,政黨就是兩樣情?原因就在,嚴以律敵,寬以待己,而且雙標。以致丁允恭在陳菊麾下,不被爆料沒事,一爆料陳菊只回一句「我不知道」,自是推得一乾二淨。

監院能否以同樣標準,盡御史大夫之責面對所有官員,外界無從得知。但該思考的是,一個政黨若缺了價值信念,要正官箴很難,培養國家棟梁更難。「德勝才謂之君子,才勝德者謂之小人」。長遠之計,執政黨培養年輕人不該只爲勝選考量,同時應要求德才兼備,如此,未來的臺灣之子纔有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