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像蚯蚓一條條...靜脈曲張爲何需找皮膚科醫師治療?

(圖片來源/Pixabay)

靜脈曲張是很容易被忽略的疾病,在早期並沒有任何徵兆,大部分的病患是發現小腿青筋膨脹浮出,出現「彎曲」、「擴張」,像是一團腫瘤才驚覺有靜脈曲張。

當病患發現小腿明顯的靜脈瘤時,事實上那只是冰山浮現的一角,在超音波檢查掃描下,可以清楚的發現大腿內側和腹股溝纔是靜脈曲張的源頭。絕大多數靜脈曲張的病患會有腳部疼痛痠麻、抽筋、及灼熱感,或是腫脹,疲勞無法久站等症狀。許多病人會逃避現實,一直拖到下肢皮膚搔癢硬化紅腫變黑時,才驚覺病情嚴重。如果沒有接受適當治療,一定會持續惡化,最後出現皮膚潰瘍出血。也因此,皮膚科醫師常是治療靜脈曲張病患的第一線。

(圖片來源/時報出版提供)

靜脈曲張 成因錯綜複雜 通常是先天遺傳加上後天失調

常見的患者像是長時間站立工作老師、警察、廚師、美容美髮業、或搬運重物百貨工程服務業人員。還有女性患者在懷孕時胎兒腹部壓迫,導致靜脈瓣膜退化,這些都是造成靜脈曲張的諸多原因

約有2% 的中老年人有嚴重型的靜脈曲張,換算起來影響超過20萬國人,其中女性佔了七成以上。除了外觀難看,許多人害怕開刀而不敢就診,往往拖到皮膚溼疹潰瘍,靜脈破裂出血,迫不得己才求醫,甚至已經引發了威脅生命安全的深部靜脈栓塞肺栓塞

口服藥物 無法治療靜脈曲張

靜脈曲張的患者即使穿着醫療彈性襪,也只能減輕腿部腫脹,延緩病情的惡化。但臺灣潮溼炎熱,除非是在冷氣房內工作,否則根本無法長期穿着,甚至還穿到香港腳及皮膚溼疹,痛苦不堪。

過去的舊觀念認爲要等靜脈曲張嚴重時再治療,但是在這時侯,往往腿部的靜脈曲張己經橫縱錯節血液循環不良,不但手術困難,受損皮膚的也無法完全改善。所幸醫療科技的進步,超音波引導微創手術效果相當不錯,恢復也快。

如果在站立時,已經發現小腿有鼓出扭曲的青筋,那罹患靜脈曲張就大概八九不離十。醫師可以藉由彩色超音波來檢視瓣膜是否有損壞,檢測腿部血液逆流的異常程度,在血液循環尚未被嚴重影響前,提早診斷並儘早治療。

志勳皮膚科診所院長楊志勳(圖片來源/時報出版提供)

醫師簡介/楊志勳醫師 志勳皮膚科診所院長,長庚醫院、長庚大學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