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鄉小老師1/人生勝利組被學校送進偏鄉體驗挫折 用科學啓蒙貧童求知慾

福營國中科普社的社員們,正在臺上教導偏鄉小學童們科學常識。(圖/讀者提供)

新北市新莊區福營國中5年前挑選許多數理資優學生創立「科學普及社」(科普社),這羣萬中選一的資優生透過一次次的偏鄉服務,歷經各種挫折後,學習到「接受失敗、探討原因」,並從偏鄉孩子的貧乏生活經歷體會到對人事物惜福感恩,也瞭解「自己的才能,需要拿來幫助他人才意義」。

9月7日是福營國中開學的第1天,伴着入秋暖陽,學生們魚貫步入校園同學見面便開心的分享暑假髮生的趣事,聽到突然響起的鐘聲,學生們快速的進到教室,開始1天的課程,但有1個班級卻與其他安靜早自習的班級不同。

本刊隨着擔任資優班兼科普社導師的李宥霖來到班上,科普社成員們正在班上展開激烈的辯論,「你要多跟他們互動,這樣纔有趣,底下小朋友纔不會睡着。」今年國2的小丁表示,同學們纔剛結束暑假到彰化縣興國小爲期3天的營隊,開學後要馬上檢討,同學間你一言我一語,雖然用詞尖銳,但從他們認真的神情中,希望營隊盡善盡美的心表露無遺。

學生們在講臺演練教學過程,在黑板上畫着各種科學原理示意圖,並且請老師來解說要如何解講。(圖/黃耀徵攝)

「就像吸管笛,我做的有聲音,小朋友做的就會失敗,當下滿挫折的。」就讀國2的科普社成員小佑垮着臉,分享暑假到萬興國小當小老師的經驗,「我當下只能鼓勵小朋友,事後研究失敗的原因。」歷經了教學失敗,她明白理論只在紙上,但在實踐上,卻有許多影響實驗成敗的變數,這是在帶領營隊前,她從不知道的。

「科普社」由數理資優班及具有數理、物理、科學長才的學生們組成,每年寒暑假,福營國中的老師們都會媒合科普社的學生,到各鄉國小帶領科學營隊,將科學融入生活,科普社成員扮演小老師,帶着小朋友瞭解生活中的科學原理,進而達到普及科學目的,並扮演國小學童科學啓蒙的角色。而今年也是科普社到偏鄉服務的第5年。

福營國中的同學動手親自做的成品外觀精緻、品質優良,完全看不出作者還只是國中生。(圖/黃耀徵攝)

彰化縣萬興國小主任範承英表示,學校的小朋友很少接觸到科學方面的實作,福營國中的學生們帶來實驗課程,像是「氮氣餅乾」、「機械手臂」等,小朋友都是第1次見到,「他們都問我,哥哥姐姐下次還會不會來?」範承英笑着說。

更多 CTWANT 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