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相隔9年、經濟部再次凍漲電價 惡果又是全民吞?

▲各界認爲,電價調漲就會影響物價,但凍漲電價恐怕只會儲備漲價的壓力。(圖/記者一中攝)林昱均/分析報導經濟部沈榮津於11日指出,電價調漲就會影響物價,因此會窮盡一切手段讓電價在明年10月前不調漲,且目前所承諾的民生用電330度以下是基本,另外也會用電價平穩基金800多億元來挹注各項電價。

臺灣的電大量依賴核能、燃燒煤礦、燃燒天然氣,以近一週來說,核能發電約佔10.5%、燃煤約32.5%、燃氣約47.4%,剩下的9.6%纔是水力、太陽能、氣電共生燃油發電量。換句話說,臺灣的發電成本,3成2是由國際煤礦價格決定、4成7是取決於國際天然氣價格,合計7成9都掌握在國際礦物產品價格上。

近期布蘭特原油每桶從10月初的56.12美元上漲到本週的62.86美元,上漲約12%,同期間西德州原油則從每桶49.29勁揚到本週的57.62美元,大漲了16.8%。前高盛經濟學家歐尼爾也預期,由於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減產協議確定延長到明年底,加上中東地緣政治因素,明年11月油價可能會漲到每桶80美元,與石油共存的天然氣價格也同樣將飆升。

若歐尼爾的分析正確,未來臺灣勢必是面臨國際價格的考驗,即使電價再度凍漲,只要國際油價大幅調漲,800億穩定基金很快就會被吃光。

回顧前總統陳水扁時代,當年民進黨於總統、立委選戰大敗,陳水扁立刻祭出凍漲油電價格的手段,但這樣討好選民方式,其實對一般民衆根本無太大實質利益。當時馬政府上臺後,臺電、中油已各虧損近1,000億元,因此在「解凍」後,紛紛調整電價公式,纔會形成油電雙漲與後續的物價飆漲。

換言之,繼續凍漲只是在儲備解凍後的漲價力道,若以討好選民來看,實爲不智之舉,因爲先甘3日、後苦3年只會讓人更怨嘆,那爲何要凍漲?不妨試想,是一戶家庭每日用電、用油量極高?還是大企業工廠用電、用油量大?▲經濟部長沈榮津指出,明年10月前將凍漲電價。(圖/記者林昱均攝)根據2011年的全國各種用電戶的用電比例工業用電量整體用戶的53.2%、服務業部門19.5%、住宅用戶僅18%、農漁牧業相關1.1%、運輸相關0.5%。但若是以用電戶數來說,工業部門用電戶僅21萬戶,佔整體比例1.7%;住宅用電戶有1,160萬戶佔89%,小商店用戶93萬戶、佔7%。

看到這,或許大家已心知肚明。從上述這項統計可看出,工業用電以1.7%的戶數,卻使用着53.2%的用電量,因此凍漲電價、油價不只是「慷他人之慨」討好選民與爭取選票,也是爲搏取各企業金主在下一次選舉的贊助,政治利益相當顯著,留下的惡果卻是全民買單

企業主在整體凍漲的情況下,不僅獲利提升,後續油電雙漲後又可趁機漲價、以成本考量爲由將成本再轉嫁到消費者身上,甚至還能加價賣。例如近期煙稅調漲20元后,各煙商明明只要提高25%的售價就可打平煙稅及細項支出,但煙商直接將售價調高37%,遭到立委痛批聯合哄擡,可見商人圖的就是錢,可以亂漲價的機會怎會放過?

綜觀來看,民進黨仍在做「資進黨」的行爲、不斷以鬆綁勞基法、解決企業五缺、訂定產創條例給無良企業合法減稅、凍漲油電價等方式來討好企業,卻不顧勞資協議中的弱勢勞工低薪難題、高工時環境,放任企業予取予求。

經濟部若罔顧前車之鑑的扁政府惡果、不以其專業評估,繼續當資方打手、拿人民血汗錢稅金慷企業之慨,恐怕這次損失的不只是民心,也包括臺灣未來的勞動力與年輕人。若臺灣的兩黨政治要繼續沉淪下去,就不要怪年輕人只想出國打工、不願留在臺灣給慣老闆政客們剝削!▼若執政黨繼續放任企業予取予求,就別怪年輕人不斷出走,因爲誰也不想給慣老闆與政客剝削。(圖/達志影像示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