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評天下:石齊平》FDI第一大國意味什麼

大陸FDI(外國直接投資)去年在全球大衰退之下仍逆勢成長。圖爲上汽大衆上海廠生產線,上汽大衆爲中德合資,符合FDI定義。(新華社資料照片)

聯合國公佈數據顯示,中國2020年已取代美國成爲外國人企業直接投資(FDI)金額最高國家,是數十年來美國首度輸給中國。

2020年美國FDI大減49%,爲1340億美元,中國則上升4%,達1630億美元,雙方排名因此翻轉。美國FDI之何以減少?除新冠疫情影響外,亦與川普執政有關。美國FDI在2016年創歷史高峰,但2017年川普執政開始,即連年下降。

中國早已是全球最大出口國、貿易國及製造業大國了,如今再添一個FDI第一大國。雖均爲第一,但成爲FDI第一大國的意義絕非尋常,其重要性遠超過其他的第一,意味中國在國家發展指標上幾乎處於全面健康的狀態

設想任何一家國際企業在全球範圍內選擇投資地點時,一定會對候選國家進行投資環境的所有項目評估,這些項目可概括爲四大部分:

一、供給條件。這些條件相當複雜也十分重要,包括了:(1)生產要素:指勞動力是否豐富、腦力人才素質是否優越、土地取得是否方便、資金融通是否容易等;(2)產業鏈(體系)是否完備;(3)基礎建設是否齊備充裕;(4)政府部門決策效率行政效率前瞻規畫能力是否卓越等等。

二、需求條件。FDI主要看兩個市場外銷內銷。前者主要與供給面條件有關,後者取決於投資在地國內需能力(包括人口、年齡結構人均收入及基礎建設)等。

三、社會政治穩定形勢。這包括勞資關係是否和諧、社會治安是否良好、法治水平高不高,政治局勢穩不穩。

四、國家發展前景預期。FDI不是做小買賣,投資額大,對投資安全及前景通常要有較長期多達數十年的判斷。

中國大陸1949年至1978年的30年,實行的是鎖國是計劃公有體制,沒有任何外資進入。1978年鄧小平決定換一條路改革開放,走上市場經濟、選定四個特區開放外資進入,當時外資進入主要是與中國大陸相對便宜的生產要素結合,生產出有競爭力的產品外銷。在這個過程中,中國創造了就業、擴大了生產、賺取了外匯、提高了所得,整個經濟步入了上升道的良性循環,與此同時,所有的改革持續全面深化。

40年之後的今天,做了大翻轉:一、就供給面條件而言,除了勞動力已出現緊俏之外,其他所有的形勢包括人才素質與數量、產業集羣與產業鏈、基礎設施及政府部門效率無不已大幅優化,甚至其水平已達國際之最。二、就需求條件來看,中國既是全球出口大國,佔有全球最大出口分額,又有全球最大(內銷)消費市場,還將推動以內需市場爲主、內外兩市場相互促進的雙循環發展策略。三、在社會政治穩定方面,除法治水平有待提升外,其餘堪稱都已達世界最優狀態。四、就國家發展前景,也早已擺脫了「崩潰論」的詛咒,邁向持續改革、持續崛起的大道,此外,中國GDP也渴望在10年內超過美國成爲全球之首。

以往從未有過關於FDI指標的廣義解讀,但在未來歷史中,FDI想必能成爲一個測度國家綜合發展健康水平的最優良指標。

(作者爲鳳凰衛視資深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