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怎麼塌了 蔡政府說不清楚

南方澳大橋坍塌的畫面令人觸目驚心,特別是該橋並非老舊橋樑,與其他橋樑的平均年齡相比,該橋僅算是「中年」階段。依交通部的統計顯示,目前臺灣地區「有列管」的大小橋樑約有28000餘座,到了2025年,有千餘座橋樑的橋齡將超過40年。不僅如此,臺灣各大都會近年致力於鐵路快速道路捷運工程立體化,這些立體結構隨着使用年齡的增長,其結構安全檢測及維護工作勢必更爲吃重,政府單位宜儘早準備。

從南方澳大橋坍塌瞬間的畫面可知,靠近橋中央鋼索突然斷開,導致橋面板斷裂塌陷,並拉動其他鋼索對於上方的鋼拱造成向下、向中央拉扯的力道,遂造成上方鋼拱的兩端內縮而脫離橋臺,整座橋如垂直落體般的墜入海中。弔詭的是,一般土木結構皆會設計足夠的安全餘裕光是單一鋼索斷裂恐不足以讓整個結構失效,這恐怕只是諸多連鎖因素之一環。

另該橋位於潮溼、高鹽分的海洋環境中,「材料腐蝕」恐亦爲重要關鍵。特別是臺灣近年推動漁港觀光轉型,許多跨港橋樑皆採用新穎的設計,同時爲了讓船隻易於從橋下通過,因此大跨距、無落墩的鋼索橋便成常用的設計選項,惟鋼索構件若因設計不良、施工不佳、荷載超重、接頭鬆脫或腐蝕弱化而造成張力減損,那斷橋的意外就可能發生。

不只鋼索橋有此隱憂,諸多公路橋樑的大梁結構中,也內藏高張力的預力鋼索(預先施加應力讓大梁微微向上拱起,進而獲得更高的承載能力),但日子一久,也須提防張力損失或發生腐蝕狀況。一般來說,國內從事橋樑檢測時,會採用破壞程度範圍、影響、急迫性等4個指標來衡量橋樑現況,然而在實務上需透過檢測員逐一目視檢測橋樑上下部結構的狀況,極爲耗時且執行困難,且往往要等到劣化嚴重才能被發現。此外,近年工法、材料不斷更新,若沒有配合更嚴格的施工規範及更精密的儀器檢測,許多劣化狀況將更難掌握。

雖說在短期內要對所有老舊橋樑進行維修有其困難,但可從生命週期觀點及橋樑檢測的評分、交通資料等,優先找出高風險的橋樑。同時,如果無法危橋進行改建,那起碼先求治標,例如裝設足夠的感應器材,當橋樑發生異常的變位時,可立即發出預警

此外,對於惡劣環境下的金屬結構,與其被動定期刷漆、維修,不如預先導入更佳的防蝕技術,方能減低結構損毀的風險和修復成本。但同樣令人憂心的是,蔡總統在第一時間竟告訴大家是因車輛火災而造成橋塌,足見蔡政府在災害狀況的即時掌握能力上,同樣亟需加強。

作者爲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策略研究組召集人